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大国军垦> 第3193章 神话和科技的融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93章 神话和科技的融合(2 / 2)

与此同时,唐山废墟深处。

一名地质勘探员正调试仪器,耳机里突兀响起一阵呢喃,像是多人低语叠加而成。他摘下耳机,声音仍在耳边回荡。他惊恐地发现,那些话语竟全是几十年前失踪亲人的口音与称呼:

“小虎,回家吃饭了……”

“桂芳,棉裤我给你缝好了……”

“建国,妈对不起你……”

他瘫坐在地,手中记录仪自动打印出一行字:接收到未知声源,频段0.5?18Hz,属人类无法自然发声范围。

而在漠河边境,一支巡逻队突遇异象。

空中毫无征兆地浮现出数百个名字,呈淡蓝色悬浮状态,排列成行军序列模样。士兵们抬头仰望,其中一个年轻列兵突然失声痛哭??其中一个名字,是他爷爷的。

“爷爷从来没跟我说过他有个哥哥。”他哽咽道,“家里都说那人‘不存在’……”

七十二小时后,压制点陆续出现松动迹象。

汾阳某村庄,七位老人在同一夜梦见同一场景:一间昏暗教室,黑板上写满学生姓名,一位穿长衫的老师逐一点名。醒来后,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翻出祖辈遗留的日记、契约、婚书,整理出一份包含四百余人的真实名单,寄往“拾名堂”。

唐山一处拆迁工地,工人从地基下挖出一只铁盒,内藏一叠炭化的纸片,拼合后竟是当年被焚毁的花名册残页。其中有一页完整保存,首页写着:“育红小学一年级甲班,1975年秋季入学。”

最令人震惊的是漠河。

当地林业局报告,多年寸草不生的劳改营地旧址,一夜之间冒出大片银草幼苗,与守土村品种完全一致。植物学家检测发现,其DNA中含有微量“启明种”花粉基因片段,但传播路径无法解释??两地相距三千公里,且无任何人为移植记录。

“它们自己来的。”一位研究员在报告中写道,“也许,是风带去了种子,也是记忆带去了生命。”

然而,反击也随之而来。

正月十八清晨,“拾名堂”服务器遭到一次精准打击。攻击源并非网络,而是通过一台伪装成捐赠文物的收音机植入的模拟信号发射器。该设备在午夜自动激活,播放一段经过调制的低频噪音,频率恰好与“记忆云链”核心协议产生共振干扰,导致系统短暂瘫痪十分钟。

技术人员拆解设备时,在内部电路板背面发现一行蚀刻小字:

>**“止水方可映月,乱流终毁镜心。”**

林溪盯着那句话看了许久,忽然冷笑:“他们怕的不是仇恨,是混乱。他们以为,只要切断记忆,就能维持表面平静。可他们忘了,真正的平静,来自于面对真相后的释怀,而不是逃避。”

陈星没有说话。她把那块电路板放进陈列柜,与其他见证物并列:玛德琳父亲拍摄的照片底片、吴志清侄女寄来的家书、阿禾写下的“善行即名”粉笔字拓片……

每一件,都是对抗遗忘的武器。

二月底,国家记忆复兴基金会发布年度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四十万人参与“拾名行动”,累计恢复身份信息逾十二万条。更有八千余名海外华人主动提供家族史料,协助跨国归名。

与此同时,教育系统全面推行“记忆教育课程”。小学课本新增《名字的故事》单元,讲述普通人如何因一次善举、一句誓言、一封家书而被记住;中学历史课增设“沉默的篇章”专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有些名字会消失,以及我们该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但在掌声背后,暗流仍在涌动。

三月初,青海湖畔一座新建的“拾名碑林”遭人为纵火,三十七块石碑被焚毁。警方抓获两名嫌疑人,审讯中他们坚称:“我们是替祖先赎罪。有些事,就该烂在土里。”

同月,某省级电视台策划的纪录片《被抹去的脸》尚未播出,制作团队便集体接到警告电话。导演在社交媒体留下一句话后失联:“他们让我删掉第三集,那里有太多活人的恐惧。”

陈星读完新闻,独自走进银草林。

林深处,小满常坐的那块青石上,不知何时摆了一盏煤油灯。灯罩完好,火焰稳定燃烧,仿佛从未熄灭。

她坐下,掏出录音笔。

“今天有人问我,这场运动到底有没有意义。”她对着麦克风说,“我说,意义不在数字,不在碑文,不在掌声。意义在于,当一个孩子问‘如果没人记得名字,还能回来吗’,我们可以回答:能,只要你还记得他做过的事。”

风吹过,银草沙响,如同千万人在轻声附和。

远处,“拾名堂”屋顶的太阳能板微微闪光,倒影投在融雪形成的水洼中,竟隐约拼出一行字:

>**你在,我就在**。

当晚,全球“记忆云链”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同步现象。

从东京到开罗,从圣保罗到赫尔辛基,数十个城市同时报告夜空出现“记忆之冠”极光,形态不再局限于东亚,而是扩展为一棵横跨大陆的巨树,根系深入各大洲,枝干交织成网。

科学家称之为“跨文明记忆共振”。

而在守土村,晶体球突然自行启动,投影出一段从未录入的记忆影像:

画面中,年轻的周文远站在夹边沟农场外的戈壁滩上,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风吹起他的衣角,他低声念道:

“陈星,若你看到这封信,请替我记住:我不是逃兵,我只是想活着回去见你。我知道你会等我,所以我也一直在走。哪怕只剩一口气,我也要走到你能听见我的地方。”

影像戛然而止。

陈星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林溪冲进来时,只见她紧紧抱着录音笔,嘴里反复呢喃:“他一直在走……他一直在走……”

三天后,祁连山母株第九颗“启明种”??白色那一枚??悄然绽放。

花开刹那,整座山谷响起钟声,非金属所铸,似由空气振动自然生成。持续整整十三分钟,恰好是陈星与周文远最后一次相见的时间差。

花瓣展开后,露出一枚晶莹露珠。AI捕捉并放大,发现其中竟储存着一段高清影像:

周文远躺在雪地中,身边散落着几页冻硬的纸张。他用最后力气写下:

>“我把名字交给了风。如果你听见了,那就是我回来了。”

随后,画面归于黑暗。

陈星将这段影像上传至“记忆云链”,命名为:“第107,424位归者:周文远,愿世人不忘等待。”

那一刻,银草林全体发光,光尘汇聚成桥状,横跨山谷,直指东方初升的太阳。

没有人知道这座桥是否真实存在。

但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呼唤一个被遗忘的名字,总有人说:你看,桥亮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