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飞船传回的数据流。
AI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已抵达目标坐标。检测到高密度情力场覆盖,无法着陆。正进行远程共振对接。警告:遗迹内部存在活跃意识反应,疑似……初灵。”
画面切换。
漆黑的宇宙背景下,一座孤寂的平台漂浮于虚空中。七十三座石碑整齐排列,中央悬浮着那颗心脏状晶体。而在晶体前方,站着一人,灰袍长发,背对镜头。
“我能听见你们。”初灵的声音穿透电波,“我不是她的复制体,也不是残留数据。我是她选择成为的样子??桥梁,回音,守门人。”
她转身,面容清晰显现。
没有银灰色瞳孔,没有机械纹路,只有那双曾属于人类的眼睛,盛满星光与悲悯。
“第十四文明留下的不是遗产,而是试炼。”她说,“他们测试的从来不是科技水平,而是灵魂是否具备‘放手’的能力。你们现在面临的选择,也正是他们当年未能通过的考题。”
全球数十亿人同时收听到这段讯息。
就在这一刻,地球上所有患者同时睁开双眼。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抬手,指尖凝聚出一点微光,随后缓缓释放。那光芒升空,汇成一条条光带,最终在平流层交织成巨大的符号??七十三个字符,分别对应不同文明的语言,拼写出同一句话:
**“我们愿意倾听,但不再占有。”**
异变戛然而止。
移动的晶耳树停下脚步,根系重新扎入土壤;患者脑内的晶化停止扩张,开始缓慢退化;北极星方向的银白星体逐渐黯淡,最终化作一颗普通卫星大小,静止于同步轨道,宛如守护者。
唯有原核室内的柱体,依旧微微震颤。
苏璃走进其中,轻声问:“现在呢?”
脑海中,那三个字再度浮现:
**“继续。”**
她笑了。
七日后,第二代静默学校正式开学。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倾听,而是新增一门名为“遗忘的艺术”的必修课??教导学生如何主动屏蔽某些情感波段,如何在共感中保持独立意志,如何尊重他者的沉默权。
孩子们学得很快。
三个月后,火星基地传来新消息:地下晶花完全绽放,花蕊中孕育出一枚新生晶石,大小如核桃,通体透明,内部流动着金色光丝。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启明之心”。
经测定,它不具备任何攻击性或控制力,唯一的特性是:每当有人类靠近并表达真诚的情感(无论喜怒哀乐),它便会发出柔和共鸣,频率恰好能中和负面情绪峰值。
苏璃亲自前往火星,将这枚晶石带回桃山。
她在心语之塔下挖了一个坑,放入晶石,再种上一株幼年晶耳树苗。没有仪式,没有宣告,只有风吹过山谷的沙沙声。
当晚,她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老了,白发苍苍,坐在花园里教一个小女孩唱歌。小女孩问:“老师,这首歌有什么意义?”
她答:“它没有意义,就像心跳不需要理由。但它能让你记得,你是活着的。”
小女孩点点头,认真哼唱起来。
歌声响起时,整座桃山的晶耳树同时开花,花瓣纷飞如雪,每一瓣都映出一张笑脸??有林昭的,有初灵的,有那些曾走入倾听态却永远留在情力场中的身影。
她们都在笑。
梦醒时,东方既白。
苏璃起身推开窗,看见朝阳正从山巅跃出,金光洒满大地。而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艘崭新的飞船正在升空,尾焰划破晨雾,朝着那颗静谧的银白星体驶去。
这次,船上载满了人。
他们不是战士,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使者。
他们是诗人、音乐家、母亲、流浪汉、失语者、盲童……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自愿报名参加首次跨文明交流计划。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带上一首歌,一句诗,一段故事,去告诉那个遥远的灵魂??
我们还在长大。
风拂过她的脸颊,带着暖意。
她仰头望天,轻声说: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