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茹也为人母了。
她第一次当母亲,吴妈也走了,她没经验,有点手足无措。
幸亏花儿在身边,花儿当过母亲,知道如何应对婴儿的生活。
包括如何抱孩子、如何给孩子喂食、喂完之后如何拍嗝、孩子哭了咋办,都是花儿一一讲解。
沈心茹身边总是聚集着无数的贵人。
这是一代大善人的福报。
日军攻陷上海后,杜月笙和南擎天也曾短暂避祸香港,其间,二人还专门来探望过沈心茹。
这不仅仅是陈三爷和蕉爷的面子。
更有沈心茹自己的威望。
沈心茹的名气太大,而且都是好名、善名——津门才女、弘一法师弟子、宋夫人盛赞“书画双绝”,翻译家、书法家、美术家、金石鉴赏家。
这个女子太过优秀。
杜先生临走前,还留下大洋。
沈心茹不收,杜先生笑道:“沈小姐不收,就是嫌少。”
讲究!当年陈三爷下南洋前,给杜老板留下一批金条,杜老板当时说就算是陈三爷寄存在上海。
如今,种瓜得瓜,因果有报,杜老板把金条兑换成大洋了,还给沈心茹了。
陈三爷会办事,杜老板更会办事。
这种风云人物,都是环环相扣,有来有往,绝对不占别人便宜。
喜欢占便宜的都是小人,成不了大事。
当时香港的情报站也获悉了沈心茹到来的消息。
王莹和白如霜也亲自来看望沈心茹,她们二人来,一是看陈三爷的面子,二是自己的原因。
别忘了,沈心茹曾是王莹的老师,王莹上大学时,沈心茹教授过她书法课。
而对于白如霜,陈三爷冒死寻找蓝月,这件事让白如霜很感动,她觉得当初冒充蓝月去刺激沈心茹那件事,很惭愧,所以也跟随王莹来看望沈心茹。
过去的事都冰释前嫌了,如今国难当头,沈心茹很是感动。
热情接待了王莹和白如霜,并写下家书,希望有机会,交给陈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