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年轻人不会写毛笔字,上了年纪的,基本上没读过几年书,最多在村里以前的私塾试了几个字。
以往都是村里的几个长者负责帮大家写春联,现在村里多了这么多人,肯定忙不开。
对于这种举手之劳,张庆林来者不拒,非常愿意帮忙,但随着来人越来越多,在写完家里的春联和福字后,干脆和董老搬到广场。
陈明山得知后,直接用广播在村里喊了起来,其他会写毛笔字的老人听后,也前来帮忙。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桌前,负责书写,面前一群村民排队等候。
张庆林不仅没反觉得累,反而红光满面,似乎回到了数十年前,村民排着长队在张家门口求春联的场面。
董老脸上的笑容更是没停过,这种热闹的场面,让他回想起战争年代。
那时候条件艰苦,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识字的更是没有几个,百姓想贴个春联,都需要花钱请人代写。
掏不起钱的村民,就找上了当时驻扎在附近的部队。
董老就像现在这样,在门口摆了个桌子,免费帮百姓写春联。
可能许多人会觉得,将军谷现在又不差钱,为什么不买现成的春联,不仅漂亮还省事儿。
这样的人当然也有,只不过在将军谷并不多,绝大多数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