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啊,要不您就低个头,给湖阳公主赔个不是吧,要不然我的面子可真不知道该往哪儿搁啦!”。
然而,董县令却脖子一梗,义正言辞地回道:“微臣并未犯错,为何要向公主磕头谢罪?”光武同志的话被他硬生生地怼了回去。
光武同志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那尴尬与恼怒交织在一起,仿佛能滴出水来。片刻之后,光武同志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大手一挥,命令身旁的宦官强行逼迫董县令磕头认罪。
可是,董县令却毫不畏惧,他双手死死地撑住地面,身体挺得笔直,任凭宦官们如何推搡拉扯,始终不肯低下那颗高傲的头颅。
见此情景,湖阳公主冷哼一声,娇嗔地说道:“想当年弟弟还是一介平民之时,尚且能够藏匿那些逃亡的罪犯以及被判死刑的重犯,使得地方官吏都不敢上门搜查。如今贵为天子,难道连区区一个小小的县令都无法威慑了吗?”
光武同志听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露出一抹苦笑,缓缓说道:“姐姐呀,这做皇帝和当老百姓怎能相提并论呢?”
言罢,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大手一挥,示意放开董县令,并当场下令赦免其罪责,同时还慷慨地赏赐给他三十万钱作为嘉奖。
有着这层关系,后来,董县令把洛阳是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世,因为这些原因,还有人总结了一句话。叫作: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回头再说段县令,坐在长安的县衙里也如履薄冰。好在大家都公认以孝治国,而他自身又清正廉洁、勤奋努力,把这个县令的帽子顶在头上以后,段孝珍倒也未曾遭遇太多棘手之事。
然而,世间诸多事务往往如此,正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进长安的时候,段孝珍从老家带了一匹马。这马可了不得,可日行千里夜跑八百。
很快,不仅仅是段县令的名声在外,整个长安城,乃至远处的郡县,都听说了段县令的这匹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