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笑着说:“没事,你还小呢。不过你看,种子埋在土里,就像小宝宝躺在被窝里,得好好照顾,才能长出苗苗来。”
过了十几天,地里冒出了嫩嫩的绿芽,像小针尖似的。娘高兴地拉着阿齐去看:“你瞧,它们醒啦。”阿齐蹲下来,用手指碰了碰小芽,软乎乎的,倒也觉得新鲜。
可没过几天,地里长出了好多杂草,比谷苗还疯。娘挎着竹篮去除草,阿齐跟在后面,没走几步就喊:“娘,蚊子咬我。”娘从篮子里拿出艾草编的驱蚊包:“拿着,就不咬了。”阿齐捏着驱蚊包,蹲在一边,看着娘弯着腰,一棵一棵拔草,指甲缝里都塞满了泥。他想帮忙,可刚拔了两棵草,就觉得腰发酸,又坐到田埂上了。
入了夏,天越来越热,谷苗要喝水了。娘每天天不亮就挑着水桶去河边打水,浇到田里。阿齐醒的时候,娘已经浇完半亩地,肩膀上的扁担印红红的。“阿齐,今天跟娘去挑水吧,娘一个人有点累。”娘的声音有点哑。
阿齐看着娘额头上的汗,点了点头。他挑着两只空桶,跟着娘到了河边。娘给他装了半桶水,他试了试,扁担压得肩膀生疼,刚走两步就喊:“太重了!”娘把他桶里的水倒了一半,他才勉强挑着走,走三步歇两步,等走到田里,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娘已经浇完了一大片,见他来了,笑着说:“真棒,阿齐会帮娘干活了。”阿齐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可第二天,他又赖在床上不想起了——还是躺着舒服。
就这样,夏天过去了。别人家的谷子长得齐腰高,沉甸甸的穗子低着头,可阿齐家的田里,谷苗稀稀拉拉的,有的还被虫子咬了洞,穗子也瘦得像小毛笔。
秋收的时候,王大伯家的谷仓堆得满满的,金灿灿的谷子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阿齐站在自家田里,看着那些矮矮的谷穗,心里堵得慌。娘割谷子的时候,动作慢慢的,割了半天也没割满一篮子。
晚上,娘煮了粥,稀得能照见人影。阿齐喝了两口,放下碗:“娘,我不饿。”其实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可看着碗里的稀粥,就想起自己春天没好好撒种,夏天没好好浇水,心里难受。
娘摸了摸他的头:“明天娘去王大伯家换点红薯,先垫垫肚子。”
第二天,娘提着一小袋自家种的豆子去了王大伯家,回来时拎着半袋红薯。王大伯还跟着来,手里捧着一把花生:“阿齐娘,别客气,孩子们长身体呢。”阿齐躲在门后,不敢出来——王大伯家的花生,是他看着王大伯一颗一颗种下去,天天浇水施肥才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