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们能那么快速地就决定了对队友的‘死刑’……或者于你们来说,我们这群人与杨言明一类并无不同,只是刚好顺路走到了一起而已吗?”
陌匀沉默了,他确实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在“真心”之下。
“我先来说吧……”眼见着纪函因情绪而难受到难以开口,蒋余适时接过了她的话,他的目光终于还是毫不避讳地直视着了陌匀,语调平和,但此中好似孕育着风暴,
“我不会过多质疑你和冯清之间的事,冯清的袭击在前,你处于被动的位置,关乎生命,后续行为也情有可原。”
“但我想问的是,你们两个在此之前都有我们不知情的底牌,对吗?建立在对我们的‘谎言’之上。”
充足的思考时间足以令蒋余推算出先前发生的一切。
这个本的限定是“一卡一物”,即单人最多可携带一张技能卡与一件道具,道具大多在使用时都有明显的外观显示,而技能卡的强度普遍大于等于有优有劣的诅咒。
所以一个人身上展现的能力,能很快地依此进行归类。
冯清的调控属于纯控制,可以被归类为诅咒,也可以是技能卡,但从冯清仅展现一次的短时“虚化”上来看,“调控”还是略强与它,泛用性也更高,所以“调控”为技能卡,“虚化”为冯清的实际诅咒。
至于陌匀,“影像再现”很明显为技能卡效果,诅咒不可能做到如此程度,而他的诅咒,蒋余推断应该为最后让冯清摆出诡异姿势的短时“控制”,具体机制不明。
也就是说,按照蒋余的推断,两个人均在诅咒之上做了隐瞒。
蒋余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想思考他们是否存在着什么居心,他的感觉就和纪函一样……
或许从始至终这两个人就未曾把他们当成过“队友”。
回想起自己下意识想要保护冯清而扭头的举动,他只感到几分可笑。
“是的,我的诅咒能察觉到别人说谎,在面对初次见面就提出‘互通诅咒’的冯清先一步说谎的情况下,出于对自身的安全考虑,我选择了隐瞒。”
陌匀继续AI式的回答,他像是某种勤勤恳恳的应答机器人,用心回答着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却又给人独立于事外的错觉。
听到这话,蒋余尝试着回忆了下当时的画面,确实有着几分奇怪,想来是陌匀的诅咒发作的表现。
“……原来是这样,多谢你的解惑,不得不说,从始至终,你的处理几乎没有任何问题。”蒋余勾了唇角,但没笑出来,缓了会的纪函有话要说般站了起来,蒋余先她一步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