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兽类而言,人皆恶徒。桃夭夭望飞鸟而思,人伐林破境,为利而行,于兽类视之,岂非恶哉?善恶皆因立场而异,世无绝对黑白。
世少真义士。桃夭夭屡遭背叛,昔日酒桌之豪言,临利则反目。利字当前,情义如尘,影亦相弃。
黑可变白,白亦成黑。江湖是非,难辨分明。事从异观,结论迥异。如墨入沧海,孰辨清浊?
社交之本,乃利之交换。桃夭夭以酒换长老之教与护,长老亦乐受之。人与人之交,若商贾之市,无资则人不与交,资尽则情亦散。
努力未必有获,然不努则必为世弃。桃夭夭日修不止,虽时不见进,然知唯勤可免沦亡。韭尚可肥土,泥则唯受践耳。
过善者常为人阶。桃夭夭昔因善助人,反遭反噬。农夫救蛇,非蛇恶,实农愚也。故其渐知善当有度,不可无节。
人生如独旅,客有上有下。桃夭夭见人来人往,渐习孤独。唯于独处中自省,方能成长。
钱非万能,然无钱则万事难成。钱可役鬼,亦可驱人。桃夭夭闯荡江湖,深知钱之重。钱可购资增力,可结友扩势,然亦不可为钱所役。
谋虽精,难敌天命。桃夭夭尝精心设局,因一意外而败。如筑牌屋,风至即塌。故其渐安天命,于变中寻机。
年少为挥霍之资,年老则为世所弃。世待老者,常少耐心。桃夭夭见前辈暮年潦倒,更惜青春,欲及时成事。
少谈志,人赞其勇;壮言志,人笑其痴。久之,己亦忘志。桃夭夭忆幼时之志,豪情满怀。然历江湖后,志渐模糊,然不欲其灭,誓重寻之。
人唯信己愿信之“真”,如鸵鸟藏头避危。桃夭夭见世人常为谣所惑,不究真相。皆取合己之见,弃异己之证。
情不敌利。血缘、友情、爱情,遇利则易变,唯利永恒。桃夭夭见多亲仇友叛,故深知情之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