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甚至还包括了辅国公府。
虽然这府上出了个太子侧君,但又不能否认辅国公赵宿昔日确实更亲近先罪帝,故而被削贬不可避免。
不过太子到底念及赵宿救过时安一命,又没有实质作大恶案例,只判了举族贬为庶民,并未要他们性命。
赵宿一惯识时务,面对改朝换代,他一个旧朝臣子能得这个结局已是天恩。
他心里门清,没有不满不说,反而几回暗自庆幸自己慧眼识人,只是把瑞福捡回来给口饭吃,居然就保住了一家子的命。
他觉得他已经赚了,知足了!
不过他能服气,家里小的却不一定,尤其是他一直疼宠的孙哥儿赵瑞祥。
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小哥儿,一夕之间沦落到只能穿粗布麻衣;关键他的内兄却依旧在太子身边,丝毫没有因为变天而动摇侧君的地位,这叫他心里怎么平衡?!
可惜祥哥儿并未当场表现出来,以至于后面做出的举动着实吓坏了他嫡亲的爷爷,顺带也让太子吃惊不已。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太子正忙着和姨父赶往下一个目标。
不得不说风翳寒这主意确实出得好,毕竟抄敌人家是个很解气的活;而且看着抄出来的好东西不断充盈国库,很容易给人一种满足踏实感,故而眼下太子心里确实觉得舒坦多了,都暂时忘却了那种蚀心的痛。
泠衍抒恢复了跟姨父说说笑笑的状态,领着浩浩荡荡的抄家大军往最后一站——承顺王府而去。
准新帝仪驾到达的时候,正遇上承顺王爷泠萧朔的丧事,府门外都竖满了白幡。
但早就从萧诺嘴里了解过来龙去脉的太子和风翳寒、对此均没有表露出一点要去吊唁的意思。
毕竟细算来,泠萧朔逃不脱罪魁祸首之名,更是助纣为虐之一,可以说根本就是他们的间接仇人!
所以他们没打算大闹灵堂,都已经是出于对死者的尊敬了。
最终太子带着姨父直接连门都没踏进去。
萧诺早已被放归。虽然府里冷清,但他还是尽可能像样地操持着丧事。
接到太子教令后,他又赶紧扶着萧澈出来听旨。
说到萧澈就可惜了,原本他也算跟着太子一路建功立业过来的。
当年营救宴离之时,更是一度记过首功,可惜全被他后来一而再犯下的错误给毁光了!
太子虽然怜悯这个表弟,却不会在正事上心软半点,当场按规矩剥除了萧澈继承亲王的资格,降为郡王;并且还剔除了郡王府的世袭制度——这意味着萧澈的后代想要继承郡王位,必须用足够的功勋去换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