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并州军上下满打满算加起来,一共就只有五万人,北周大军却有三十万!
在这个节骨眼上,石勒自动忽略了黑山部众,毕竟他们实在没多少战斗力。
之前,石勒委派郭淮、贾逵、王弥、温恢为张燕训练黑山军,结果整整十万大军中只挑出了两万人可堪一用。
等到王弥、温恢分别前往上党、西河赴任的时候,二人又带走了其中的一万人,石勒没办法又只好让张燕补了一万黑山部众来凑数。
也就是说,在原先晋阳的四万大军中,实际有且只有三万人可堪一用。
这一次,为了前往柴壁对付北周,石勒还带走了其中最为精锐的两万本部。
这两万大军跟随他出生入死多年,乃是并州军中的精华所在,曾经战过曹军、打过匈奴人、又对付过鲜卑人。
可是如此一来,晋阳方面的守军力量就变得十分薄弱了,以后能不能守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能打的都已经跟着石勒走了,晋阳那边剩下的就只有一万黑山精锐,外加一万黑山杂牌军了。
因此,石勒这边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凡接下去一仗要是打输了,在人心惶惶和士气暴跌之下,晋阳肯定是守不住的。
在这种情形下,石勒只得在这一路上思索得更多更多,以谋求更多、更大的胜算!
好在出发前,军师—张宾给他支了几招,从而给了他一些启发。
“主公此去,不可轻信王弥能够守住柴壁,此人士族出身,为人自私。在大是大非面前,士族往往会选择自保,而非是集体利益。是故,主公需要作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等到了柴壁之后柴壁可能已经丢了!
若是如此,主公可在汾水东岸的狭窄之处多设几道工事,以此来层层阻击北周军,好拖延时间,此乃上上之策!
主公切不可盲目与北周军一战,毕竟北周势大,军队多达三十万。主公纵使侥幸能够赢上几回,恐怕也无法使其伤筋动骨,反而会使我军出现伤亡。
主公,此战虽然胜算渺茫,但主公之心宾感同身受。好在我军也并非没有胜算,那就是一定要拖延时间——等到进入冬季之后,天降大雪,再等到北周军战线拉长,其三十万大军的补给线就会出现问题。届时,主公可与北周军小战几场,不求大胜,只求小胜,积小胜为大胜,如此便能挫其锐气!待到日后汉军出动,我军便可化险为夷,从而保住并州!”张宾在石勒离开前如此告诫道。
虽然已经离开了四天时间,但张宾的话依旧是历历在目,这让石勒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