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场景变幻之间,又回到了“时之隙”的典雅殿堂。
那在窗前伏案写作的“莫扎特”忽然抬头,对着自己阴恻恻一笑。
本来在绕着廊柱认真检视结构的“海顿”,整个人竟然盘绕在了柱子上,身体拉长了四五圈。
范宁脸色大变,感受到背后那个越来越近的东西,再度夺路而逃!
“声骸之海”,瓦格纳的拜罗伊特剧院,神殿的巨石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蜗牛……………
循环!
虚界被扭曲成了一个闭合的环!
范宁不用回头都能想到,那个被双盘吸虫蛀空了的“巴赫”,追击自己的距离时差,一直没有超过一个呼吸!
自己最后把虚界里最大的污染源给“捅破”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神降学会预先干的好事,或者与外界的异变有直接关系,其绝对扭曲僵死的知识,正像墨汁滴入清水般,向四周疯狂弥漫!
必须立刻找到去外界的出口!
范宁不信邪,再次转向,朝着另一个方向猛冲,景象飞速流转,骨灰荒原、舒曼分裂的条带、记忆风暴的碎片......然后,自己又站在了瓦格纳那座空无一人的巨石神殿剧院中央,台上的幽灵攥着一把蜗牛的尸体正在神经质地
发笑……………
第三次,第四次......虚界变成了一个自我指涉的、无限循环迷宫。
无论范宁选择哪个方向,动用多快的速度,一直都只是在一个个他曾经收集过星光的“景点”打转,而且里面的细节越来越污秽扭曲!
第五次的时候,场景又回到了“莱比锡大教堂”。
焦虑如毒藤般缠绕上心脏。
冷静!必须冷静!
范宁一方面做不到停下,另一方面又告诉自己必须马上改变这种无头苍蝇般的冲撞方式。
出路......出路在哪里?
虚界的规则已被侵蚀改写,上下层结构的空间常理都已经失效了。
常理失效………………
一个启示性的念头终于从脑海里进了出来
声音,音乐.......它们何时需要遵循空间的常理?
一首作品,从第一个小节到最后一个小节,它自身就构成了一条线性的不可逆通道!它本身就是一条路!
之前,是一首入夜的管弦乐,两段“夜行漫记”,以及一篇描述鬼魅,就地取材的插曲......如今,需要的是突破和终结,是一首喧嚣、奔放、充满野蛮破坏力第五章!
“咚——咚咚一咚咚咚??!!!!”
定音鼓的独奏突然狂暴地锤响!
范宁催动“不休之秘”,几乎是把终章的开篇小节,硬生生从虚空中“扯”了出来!
“喀嚓??”
整个呈现不正常亮堂状态的虚界空间,顿时出现了几道细密的黑色裂缝。
这是一个由鼓点的疯狂敲击所构成的主题,在前6个小节保持上升的姿态,逐层堆积能量,随后又化为弦乐器曲折下行的旋律线条,逐渐偏离了整部交响曲e小调的主调性,引出终曲真正的、迥然不同的调性!
C大调,色彩异常明亮、异常的高饱和度!完全符合目前环境中悚然的亮度和扭曲的秘氛!
“哗啦!!”
莱比锡教堂的一面白墙上,鎏金浮雕四分五裂。
这是范宁完全用音乐的逻辑“凿”出的一条通道。
他整个人飞奔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