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祭天的地方,
想当初黄山祭天的时候,皇帝非得要凑热闹黄山祭天。
还非得要给陛下面子,本来简单的祭天仪式非得大肆铺摆一番。
等陛下走了之后,居士好顿抱怨铺张浪费。
梦回听了韬这话不乐意:“陛下走了,你们想怎么祭天就怎么祭天呗。
非得还大张旗鼓的继续铺张,抱怨到别人身上,既想要奢侈,还说别人的错。”
韬一时没想起如何反驳梦回,气的一巴掌拍在云飞的身上。
云飞看看韬无奈的说:“这是他的主场,等回到莫千山咱俩一起收拾他。”
天坛的地方也很大,爬了一层层的台阶,终于到了留仙阁。
留仙阁代表着皇帝陛下的脸面,证明着这个皇帝的后台硬。
天下出事了,能请来仙人帮忙,将军把人送到地方就回去复命了。
众人落座,国师和惊蛰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一众年纪不大的人。
老师兄轻咳了一声:“天旱,带着新人看看,有悲天悯人的心是好的。”
国师也很有本事的,就是国家太大,管不过来。
晋城的附近国师都打理的很好,最起码不会让皇帝饿肚子。
梦回听着心急火燎的听着师兄们商量着事情,,
韬在国师太禹的身上看见了一丝死气,估计也没两年了,最多撑不过五年。
这也是修仙之人手段太多,不敢确定的原因,让韬预测的时间宽泛了很多。
太禹也累了让惊蛰继续招待众人,自己先走了。
众人了解一下情况,也问过了粮食的价格,现在已经长到五十多文一斤了。
晋城贵,居不易,韬老家三文一斤的粮,晋城寻常的时候都十多文一斤。
惊蛰的办事效率还是有的,每天的米价,各地方的米价。
晋城的米价,从年前到现在的几个月的都有,还画的曲线图,大家看着米价一路的上涨。
外地的米价是五天前的,路途遥远消息也算是及时。
晋城周围的土地,大多是皇家贵族的,老百姓零零星星的那点土地也不好干什么。粮食大多是外运的。
在水乡和麦海到晋城之间,有一个海城。粮食大都由海城运往晋城。
当地人有着敏锐的经济头脑,干旱的时候囤积粮食,已经是当地人的本能了。
皇帝曾经对这件事兴致勃勃,研究着是大军压境,还是抄家灭门。
丞相都给否了,国泰民安的兴兵没有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