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
百官列于两侧,一阵议论纷纷。
时辰已至,日头渐高,温暖甚至带着一丝灼热感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照进来,在光洁的金砖上拉出长长的光影,可那九龙御座之上,却依旧空无一人。
陛下……还未临朝。
“王将军,陛下自从登基从未早朝迟到过,今日……这是怎么了?”
卢文忍不住凑近身旁的王忠,压低声音问道。
“你问老夫,老夫去问谁?”
王忠摇摇头,最后随口应付了一句,“可能是龙体欠安吧!”
队列之中,如今风头正劲的崔星河,此刻也是心如猫挠。
这几日,他又将银行之策的细则推敲了许多次,自觉万无一失,只待今日早朝,将其说出来。
可武曌迟迟不至,让他一颗火热的心如同被架在文火上慢烤,焦灼难耐。
“陛下驾到!”
就在这时。
小鸢的声音陡然响起。
百官精神一振,连忙收敛心神,整理衣冠,躬身垂首。
只见武曌在一众宫娥内侍的簇拥下,自侧殿缓步而出,一步步登上御阶,落座于龙椅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起。
“众卿平身。”
武曌的声音传来,依旧威严,
崔星河依言起身,眉头几不可察地一皱。
奇怪……
陛下今日走路的姿态,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这气色,也滋润了不少。
他甩了甩头,立刻将这大不敬的念头驱散。
这定是自己一夜未睡好,眼花了!
“诸公,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吧。”
武曌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下方,开门见山的道。
她尽力维持着平日的威仪,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每轻微移动一下身体,心中便早已将高阳骂了千百遍,若非边关急报,她今日真想罢了这早朝!
武曌话音刚落。
闫征便一步踏出的道:“陛下,臣有本奏!”
“边疆急报,匈奴趁我春耕之际,草料初生,再次悍然出兵犯境,屠戮我大乾百姓,无恶不作!”
此言一出。
满殿顿时哗然。
“什么?!”
“匈奴又来了?!”
“猖狂,简直猖狂至极!”
王忠气得胡须直抖,“春日战马瘦弱,匈奴往年多在秋高马肥时南下,今年竟一反常态,在此时大举进犯,其中必有蹊跷!”
卢文也是一脸凝重,沉声道:“王老将军所言极是,这必是齐国、燕国在一旁煽风点火,许以重利,甚至可能提供了粮草军械,此乃三国连环之毒计,意图牵制我大乾精力,使我等无法专心推行新政,发展内政!”
“此乃阳谋!”
王骁猛地出列,单膝跪地的高声道:“陛下,这匈奴欺人太甚!”
“臣愿率一支精锐,即刻北上,定将匈奴赶出边境,复我河山,为我大乾百姓报仇雪恨!”
“末将亦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