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性什么的,也得陆远出面站台。
虽然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但陆远还是愿意做。
一份权威性的榜单,不仅仅是评选歌手,也是扶持本土音乐,尤其是一些小众音乐的温床。
以格莱美为例,入选、获奖的歌曲,哪怕是非常冷门的分类,也会进入公众视线。
多一些曝光渠道,小众分类音乐、独立音乐人才能活下去。
很多时候,不是缺少好歌,而是缺乏曝光渠道。
后世倒是不缺曝光渠道,但那些榜单都被玩坏了。
买榜、造假、刷数据等等行为,伤害的不止是某一类歌手,而是破坏乐坛整体环境。
乌烟瘴气!
如果能改变这样病态的环境,陆远也不算白走这一遭。
双方碰完头,商议好大概的事,陆老板又重新回到了剧组。
新专辑发布,人不露面,只是录了几次节目,也就陆远敢这么干。
换做是别人,销量会教他做人。
不过,谁让他是陆远呢。
在大部分歌迷眼中,这个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接下来几天,全球各地的音乐类媒体、乐评人都在讨论他的两张新专辑。
其中,既有褒赞,也有批评。
批评基本都是来自于华语专辑。
对比上一张专辑,《自选集》未免太敷衍了一点。
虽然专辑介绍里标注了自选集的真正含义,所谓自选集,约等于此前没有选进专辑的歌曲合集。
这不像一张专辑。
歌曲与歌曲之间的割裂性,太强了。
当然。
好听还是好听的,哪怕是电影插曲,也是精品之作。
霸占热歌榜,那都是基本操作。
不过,那些乐评人总是贪得无厌的,恨不得让歌手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
虽然批评声音不小,但好评同样不少。
什么割裂感太强。
没看到专辑的内页介绍吗?
鸡蛋里挑骨头!
不同于华语专辑的口碑多重,英文专辑那边,几乎是一面倒的好评。
【《The Life》——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情,一张专辑就是一生,满分专辑!】——《滚石》
【年度不可错过的流行巨作——《The Life》】——《Q》
【时隔一年,Lucas·LU再次回归,《The Life》——一次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洛杉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