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等人如丧家之犬,狼狈地逃离了林羽家。经过此事,林羽和老人的名声在镇上传开了,人们对他们更加敬重。
不久后,朝廷颁布了一道诏令,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才学、有品德之人入朝为官。林羽的学生们纷纷鼓励他去参加选拔,认为以他的才学和品德,必定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林羽起初有些犹豫,他觉得自己习惯了这种教书育人的生活,不愿涉足官场。但在学生们的再三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林羽带着老人的期望和学生们的祝福,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他来到了京城。选拔考试极为严格,不仅要考察才学,还要考察品德和应对能力。林羽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进入了殿试。
在殿试上,皇帝亲自出题,考验各位考生的治国理念和道德修养。林羽侃侃而谈,他提出了许多以道德为本、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赢得了皇帝和众位大臣的赞赏。皇帝当即决定,封林羽为翰林院编修,让他参与朝廷的文书起草和政策制定工作。
林羽入朝为官后,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积极向皇帝进言,倡导道德育人,整顿官场风气。在他的努力下,朝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各地兴办学校,培养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同时,他也对那些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惩处,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林羽的改革举措也触犯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在皇帝面前诋毁林羽,说他狂妄自大,妄图改变朝廷的规矩。皇帝听信了这些谗言,对林羽产生了不满。
一次,朝廷在讨论一项重大政策时,林羽与权贵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坚持认为应该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权贵们则只顾自己的私利。皇帝在权贵们的蛊惑下,一怒之下将林羽贬为地方官,让他去一个偏远的小县任职。
林羽虽然心中委屈,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深知,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信念。他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那个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