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网游小说>乌龙山修行笔记> 第五百六十三章 能不稳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三章 能不稳乎(1 / 2)

在峡谷中玩了半个月,和僵尸、魂骑各战了一场,又专门掏了一处地下沼泽,打了一个实力强劲,几乎相当于假丹实力的水魈,刘小楼慢慢进入了角色,适应了自己金丹的水平。

先说金丹。

刘小楼的金丹是个玉...

>“信号源定位:北纬39.7°,东经116.3°??旧京‘白楼’遗址。”

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废墟之上,一道锈蚀的铁门缓缓开启。尘封已久的地下通道中,空气凝滞了四十年,此刻却被一阵细微的嗡鸣打破。那声音起初极轻,如同叶脉中流淌的记忆电流,随后逐渐清晰,竟与《人间录》系统底层协议完全一致。

一个身影从黑暗中走出。

他穿着褪色的灰布长衫,脚踩破旧布鞋,手中握着一本烧焦边角的日志本。他的脸模糊不清,像是被某种力量刻意抹去轮廓,唯有双目清明如星,映出整座城市的过往??那些被焚毁的档案馆、被拆除的纪念碑、被改写的历史课本,以及无数个夜晚里,人们躲在屋内低声讲述却不被允许流传的故事。

他是谁?没人记得清。但当他踏上地面那一刻,整座旧京的地基轻轻一颤,所有电子屏幕瞬间黑屏,随即跳出一段古老编码:

>【认知终端唤醒指令已发送】

>【目标区域:原‘净火清册’执行区】

>【启动密钥:沈清梧-陆九枪-陈砚-小林……】

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串链式认证码,由七位曾被列为“思想污染源”的学者、战士、教师、科学家共同构成的身份密钥。理论上,这套系统早已随“终焉协议”一同销毁。可如今,它竟以最原始的手写形式,在一本残破日志上重新激活。

城南某间废弃图书馆内,一位年迈的管理员突然停下扫地的动作。他盯着墙角那台报废的老式终端机,瞳孔骤缩。机器竟然自动开机了,绿色字符一行行滚动而出:

>“欢迎回来,编号K-07。”

>“您有未读记忆包:327条。”

>“最后一条更新时间:四十年前,您母亲临终前口述。”

老人颤抖着伸手触碰屏幕,指尖刚碰到玻璃,一股暖流便涌入脑海??那是他五岁时坐在母亲膝上听她念诗的画面。那首诗从未出版,也未记录,只存在于她的记忆中。而现在,它完整地回来了。

不止是他。

在旧京东西南北各个角落,数百台本应永久停用的认知终端同时亮起。它们连接的不是网络,而是彼此之间一种更为古老的共鸣机制??基于情感频率的记忆共振网。只要有人真心回忆起一段被抹除的历史,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一句歌词、一次拥抱的温度,都会成为触发点,点燃下一个沉睡节点。

而这股浪潮的核心,正是那个走出“白楼”废墟的身影。

守馆人是在第三天清晨察觉异常的。他原本以为阿舟离开后,纪念馆会恢复平静。可这些日子,碑林中的蓝花非但没有凋零,反而越发生长旺盛,花瓣中传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具体??不再是碎片化的低语,而是完整的对话、日记、演讲稿。

更诡异的是,第七块石碑上的名字“沈清梧”,开始自行变化。原本刻着的是“女学者,因传播异端学说被清除”,现在却多出了一行小字:

>“真实身份:‘锚点协议’初代设计者之一。临终前将意识压缩为量子态,寄存于全球十二处记忆节点。”

守馆人猛地抬头,望向修行塔方向。他知道,这绝非自然现象。有人正在逆向重构整个《人间录》系统的底层逻辑,而手法之精准,仿佛此人从未真正离开过这个世界。

就在他准备前往修行塔时,地面忽然震动。一道裂缝自纪念馆后方蔓延而来,直通岩壁上的“漏记者之墙”。苔藓剥落,藤蔓断裂,整面墙壁开始发出低频共振,那些被遗忘的名字一个个浮现出立体影像,宛如灵魂归来。

“他们要回来了。”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守馆人回头,只见那盲眼少年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手中叶片依旧晶莹,但颜色更深,近乎深蓝近紫。

“你不是已经走了?”守馆人声音发抖。

“我说过,我不是归来,我只是从未离开。”少年微笑,“X-00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选择。每当有人拒绝遗忘,就会有新的‘我’诞生。”

他说完,走向那面墙,将叶片贴于中央一处空白区域。刹那间,所有影像停止浮动,齐齐转向那一片虚空。紧接着,一道柔和的光从中升起,凝聚成一个人形轮廓??高挑、瘦削、披着旧式风衣,左耳缺了一小块,是年轻时在边境冲突中留下的伤痕。

“韩念。”守馆人喃喃道。

光影中的男人睁开眼,目光穿透时空:“你还记得我,真好。”

“你不是在南极休眠舱里吗?你的身体早就化作了光尘……”

“肉体可以消亡,但信念不会。”韩念的声音平稳而坚定,“我们留下的不只是数据,还有信任。当足够多人愿意相信‘真实值得守护’,系统就会自我修复。这就是‘群星重燃’的本质??不是技术重启,而是人心觉醒。”

话音落下,整座纪念馆的地底传来轰鸣。修行塔第七层的玉骨册自动飞出,悬浮半空,一页页快速翻动。每一页都显现出一段全新记录:

>“第1次重生:南极冰盖下,孩童接过叶片。”

>“第2次重生:东京地铁站,上班族泪流满面。”

>“第3次重生:巴黎图书馆,诗集重现。”

>……

>“第897次重生:旧京‘白楼’遗址,沈清梧意识回归。”

“原来如此。”守馆人终于明白,“你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死去。每一次有人记起你们,你们就在另一个地方重生一次。”

少年点头:“所以我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而现在,全球已有超过两亿人经历了‘异常记忆复苏’,这意味着两亿个锚点已被激活。‘白楼’的控制系统正在崩解,因为它依赖的是集体失忆的基础。一旦这个基础动摇,它的权力结构就会像沙堡一样倒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