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体例对后世地域方言研究具有示范意义,直接为后人如毛奇龄编写《越语肯綮录》、胡文英编写《吴下方言考》提供了一个样板。
直到清代张慎仪另着《蜀方言补遗》,甚至老师叔最早想将周至的博士课题定成巴蜀古音研究,其实都是受到了李调元的影响。
“肘子你还在找啥呢?”李老三已经在一边翻《对联故事》翻了老半天了,对故事里记录的一些“绝对”拍案叫绝,见到周至抱着一摞书还在抬着头找,便道:“要不你把书名告诉我,大家帮着找呗。”
“已经找到了,三哥你帮我将架子上这本《醒园录》拿下来。拿两本下来。”
“干嘛还要两本?”李老三从架子上将书取了下来:“咦,这书不是李调元写的呀?”
“这个是李调元他爹写的,后来李调元给做了序,收入到了《函海》里,得以保存了下来。”
“你是要拿一本送人?”
“对呀,送给张元福大师。”
“诶?张大师不是厨师吗?你送他大文人的书?还是古文的?你确定没有搞错?”
“没有搞错,大文人也有喜欢美食的,”周至笑道:“这本书啊,乃是我们蜀中第一部川菜食谱。”
“哈?”
这里的版本是李调元纪念馆根据乾隆《函海》本及熊四智教授提供的一九八四年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收录本为蓝本重刊的,比较精细全面,相当有收藏价值。
《醒园录》共分上下两卷,内容乃记古代饮食、烹调技术等。其中记录有烹调三十九种,酿造二十四种,糕点小吃二十四种,食品加工二十五种,饮料四种,食品保藏五种,总凡一百二十一种,一百四十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