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月光洒在青石板上,银辉如洗。戚福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长,他独自一人,仿佛与这片月色融为一体,默默承受着肩上沉重的责任与压力。
戚福轻步踏入医馆,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浓郁气息。岳余头也不抬,专注地在木制的药台上梳理着各式草药,银针般的细手精准地将它们分门别类,一丝不苟。戚福识趣地选择沉默,站于一旁,目光落在岳余那被药材映照得微微泛黄的脸上,仿佛能看见时间在他额头的皱纹里静静流淌。
吴柳子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医馆内的宁静。她脚步轻盈,端着一盆清水,向岳余走来。她的目光一触及戚福,便读懂了他的意思,嘴角勾起一抹会心的微笑,点头示意,将清水稳稳地放在岳余身前的药台上。岳余这才抬起头,目光从戚福身上一掠而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随即重新聚焦在眼前需要整理的药草上。
“你先照顾戚福,我稍后就来。“岳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带一丝犹豫。吴柳子应声离去,留下戚福在医馆的一隅静候。他环顾四周,木制的桌椅、竹编的箩筐,以及墙上挂着的一些草药标本,都在斑驳的光影中显得古朴而沉静。空气中弥漫的药材香,和着淡淡的檀香味,让戚福感到一丝心安。
医馆内的时光仿佛凝固,岳余手中的动作不停,但每一次挑选、放置都显得异常从容。戚福耐心等待,仿佛也能感受到岳余那份对药材的敬畏和对医术的执着。在这个小小的医馆内,两人的默契无声地流转,戚福甚至能从岳余指尖跳动的节奏中,读出他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吴柳子步履轻盈地穿过幽深的院落,来到戚福身旁,恭敬地称了一声“三爷”,随即放下手中沉甸甸的木凳。戚福微笑着与吴柳子闲聊起来,声音低沉而亲切,仿佛一股暖流在空气中缓缓流淌。岳余在一旁专心致志地梳理着药材,偶尔抬头投去一束羡慕的目光,却不敢干扰这份难得的宁静。
戚福得知乙容有喜,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喜悦,他轻声向吴柳子道贺,语气温和而充满祝福。吴柳子听后,神色顿时变得激动,他顺势跪下,双臂紧握,深深一拜,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他心知肚明,这一脉相承的背后,是戚福的恩宠和岳余精心调理的功劳。他轻声道:“三爷的大恩大德,我吴柳子没齿难忘。”
戚福连忙扶起吴柳子,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乙容有喜,这是天大的喜事,我们都应同喜才是。”岳余也在一旁点头微笑,药材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似乎为这份喜悦增添了几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