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镜中“鸠主”猛然颤抖,黑瞳裂开一线清明。她望着楚天遥,嘴唇微动,吐出三个字:“……快……毁……碑……”
话音未落,整座归心殿轰然坍塌,镜面炸裂,众人齐齐喷血倒地。
三日后,楚天遥带兵封锁嘉平关,命工匠连夜凿除关前石碑全文。百姓不解,官员惶恐,更有御史联名上奏弹劾其“毁国重器,亵渎忠魂”。他不予理会,亲自执hammer,一锤一锤砸向碑面。“真伪有别,忠魂不灭”八字尽碎,粉末随风飘散。
当最后一块石屑落地,天空忽降红雪。
非血,却似血染;无声,却如恸哭。
与此同时,极北冰窟中,绿袍女子猛然睁眼,发出一声凄厉长啸。七十二具干尸胸口银针齐齐断裂,尸体瞬间化为灰烬。《嘉平实录》原本燃起幽蓝火焰,书页翻飞间,只见末页赫然多出一行新字:
>**“容器已毁,门户将闭。
>我以残魂锁钥,镇此百年孽债。
>后世若有执念重生者,请记:
>不查出身者,方得自由;
>不问来历者,始称安宁。”**
写罢,整本书投入火中,灰烬升腾,竟凝成一只半透明的银鸠,振翅飞向南方,最终消散于晨曦之中。
数月后,北方“归心道”突然解散。信徒各自归乡,焚烧道袍,摘下梅花绣片投入河中。有人说看见一位盲眼女子走过村落,每至一家门前,便轻叩三下,低语一句:“你就是你,无需证明。”然后悄然离去。
而在京城街头,那个曾问“世上是否有妖怪”的孩童,如今已学会一首新童谣,唱给其他孩子听:
>“梅花开,银线断,
>旧梦醒,新人散。
>莫问爹娘何处来,
>心安之处即家岸。”
这歌谣传得极快,连宫中稚子也在唱。
某夜,皇后听见太子哼唱此曲,神色大变,欲令其禁口。皇帝却摆手制止,叹道:“由他去吧。这些年,我们争得太累了。或许,真正的太平,不是人人都知自己的根,而是人人都能安心做自己。”
又过一年,新科进士放榜,其中一名寒门学子名叫沈拾,籍贯不详,师承不明。殿试对策中,他写道:“国之根本,在民之认同。若人人自疑其生,互察其祖,则父子相忌,兄弟相疑,虽金城汤池,亦必溃于内隙。故治世之道,贵在立信而非究源,重行而非辨血。”
皇帝阅后击节赞叹,亲拔为状元。
无人知晓,这位沈拾曾在边境一座废弃道观中拾得一枚断银针,还有一片枯黄银杏叶。叶底字迹隐约可见:
>**“春雪不止,鸠终鸣。”**
>**“光若刺眼,亦可成盲。”**
他将叶子夹入书中,银针藏于袖内,继续前行。
风雪再起时,他站在嘉平关旧址眺望远方。脚下泥土深处,隐约传来一阵极轻的震动,像是某种古老阵法最后一次脉动,随即归于永恒沉寂。
他笑了笑,转身走入风雪。
多年以后,边民传说,每逢春雪初降,若静心聆听,仍可听见山谷中有女子低语:
>“我不是钥匙,也不是容器。”
>“我是终结,也是开始。”
𝟸𝟼𝟸𝙓𝐒 .ℂo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