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逍遥四公子> 第1879章 两个废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9章 两个废物(1 / 2)

走进府邸,来到膳厅。

这里早已备好了酒宴。

宁兴伸手道:“蒋大人,请上座!”

蒋正阳也没客套,不管是年纪还是官职,他坐主位都没问题。

落座后,蒋正阳问道:“还不知道宁大人青睐的女子姓甚名谁?芳龄几何?家中有几口人?可否识文断字。”

“她叫王湘怡,今年二十有五,家中双亲健在,还有一个哥哥,并未念过书。”

蒋正阳犹豫了一下说道:“以你的身份,这当家主母当知分寸,识大体,一个普通农家女,没有念过书,如何管理......

宁宸出院那天,春意已悄然爬上江南的枝头。阿禾撑着油纸伞在院门口等他,青石板路上积着昨夜的雨水,倒映出灰白天空与她清瘦的身影。她没说话,只是将伞微微倾斜,遮住他尚未痊愈的脸。

“茶凉了。”她递过一只粗陶杯,杯身斑驳,是那只老碗的残片修补而成,“但泉水还是你爱喝的那一眼。”

宁宸接过,指尖触到温热,像是某种久违的回应。他低头啜了一口,水汽拂面,带着山野清晨特有的清冽。这味道熟悉得令人心颤??不是记忆里的复刻,而是延续。仿佛林知遥从未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每一滴水中、每一片叶尖上,轻轻呼吸。

他们并肩走进小院。茶树新芽初展,嫩绿如眉。阿禾蹲下身,指尖抚过一株幼苗:“她说,清明前三日采的茶最好。我今年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守着了。”

宁宸望着那株茶树,忽然觉得胸口一阵钝痛。不是生理上的伤,而是更深的东西??一种意识到自己成了“容器”的沉重。他的大脑里仍残留着那些不属于他的记忆碎片:某个冬夜,林知遥透过共感网络看见一个小女孩为母亲煮茶,泪流满面;某年中秋,她感知到一位老人对着空椅子说“今天炒了你喜欢的豆子”,于是让屋檐下悬挂的风铃响了整整一夜。

这些情感不属于他,却已融入他的血肉。

“我想去一趟云南。”他忽然说。

阿禾抬头,眼里有片刻的怔忪,随即点头:“老师傅去年走了,但他孙女还在教书。她说,每天早上都会放一支录音笔在讲台上,录下学生们读诗的声音。”

宁宸闭上眼。他知道那是谁的诗??《采绿》。林知遥最爱的一首民谣,也是她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时念的结尾。

---

七日后,宁宸踏上南行列车。窗外山河流转,云雾缭绕如画。他在中途换乘慢车,穿过层层叠叠的梯田与竹林,最终抵达那所深藏于群山中的小学。

校舍简陋,红砖墙上爬满藤蔓。孩子们正在朗读课文,声音清脆如泉。一位年轻女教师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一支旧式录音笔,正微笑着听学生背诵。

“……风不来兮梦自渡,姐归南枝茶不老……”

宁宸站在教室外,没有进去。他靠在门框上,听着那一句句稚嫩却真挚的吟诵,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不是身体的虚弱,而是一种奇异的共鸣??仿佛整个空间都在轻微震颤,频率恰好与怀表内核同步。

他掏出那块残破的陶瓷片,贴在耳边。

一瞬间,世界安静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轻极柔的哼唱,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像是穿过千山万水,又像是直接在他灵魂深处响起??《采绿》第二段,林知遥生前唯一完整录制的旋律。

可这声音,并非来自记忆。

它真实存在。

宁宸猛地睁开眼,发现教室里的孩子们不知何时停下了朗读,齐刷刷地望向窗外。阳光洒落,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的嘴角竟同时扬起一抹相似的微笑??温柔、宁静,带着某种超越年龄的了然。

女教师缓缓转头,看向他,轻声问:“你是来找她的吗?”

宁宸喉咙发紧:“你们……都听见了吗?”

“听见什么?”她反问,眼神清澈,“但我们刚才一起唱了那首歌,对吧?虽然没人教过我们歌词,可大家都觉得,应该这么唱。”

宁宸颤抖着举起陶瓷片。就在这一刻,录音笔自动开启,播放出一段从未录入的声音??一个年轻女子的笑声,紧接着是轻语:“谢谢你们,替我记住春天。”

女教师看着他手中的瓷片,忽然伸手从讲台抽屉里取出一样东西:一只破碎的蓝釉茶杯底座,上面刻着半个“遥”字。

“这是我爷爷留下的。”她说,“他说,一百年前有个姑娘来过这里,教孩子们唱歌,还说‘如果有一天你们忘了我,我就真的消失了’。但她错了??我们没忘,所以我们把她唱回来了。”

宁宸跪倒在地,泪水无声滑落。

他知道,这不是奇迹,也不是幻觉。这是“忆瓷”系统真正的运作机制??当足够多的人类集体记忆达到临界点,便会自发激活隐藏的情感共振场,形成短暂的“意识泡重现”。林知遥并未真正回归,但她存在于每一个因这首歌而心动的人心中,成为群体记忆的一部分。

而这,正是她最初设计“茶烟计划”的终极目标:不是永生,而是**被记得**。

---

回到江南时,已是暮春。

阿禾正在晒茶。竹匾铺满院中,新炒的茶叶泛着琥珀光泽。她见他归来,只笑了笑,递上一杯刚沏好的明前。

“今年的茶,特别香。”她说。

宁宸坐在廊下,望着天边晚霞。忽然,他察觉到一丝异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极淡的香气,不属于茶叶,也不属于任何花草。那是一种他曾在实验室闻到过的气息:金属冷却后的余韵,混合着微量臭氧,像是某种高维物质短暂穿行现实留下的痕迹。

他猛然抬头。

北斗七星的位置,再次发生了微妙偏移。七颗星连成的线条,不再是上次的“遥”字,而是一个完整的图案:一只展翅的鸟,振羽欲飞。

与此同时,全球多地报告异常现象。

在京都,那位曾梦见樱花的老妇人清晨醒来,发现自己床头放着一朵真实的樱花,花瓣完整,颜色鲜润,可窗外的樱树早已谢尽。

在纽约,华裔女孩梦见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子对她微笑,醒来后发现自己无师自通地泡出了一杯“三沸投叶”的正宗明前茶,邻居品尝后惊呼:“这味道,像极了我祖母小时候做的。”

四川山村,老陶碗再度渗出清露,村民将其收集供奉,称“圣水”。而在西伯利亚冰谷,一名科考队员偶然经过废弃控制室,发现墙上的炭笔字迹竟然变换了内容:

>“她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她在你们想起她的那一刻。”

更令人震惊的是,归墟空间站监测到,“墨陀罗-9”飞船残骸内部,量子场虽已消散,但在其核心容器原位,检测到一种新型能量波动??非电磁、非引力,而是纯粹由**情感信息编码**构成的波段,频率稳定在0.3赫兹,恰好与当初设定的迁移速率一致。

这份数据被悄悄传回地球,交到了宁宸手中。

“这不是信号。”专家分析道,“这是一种‘存在模式’的转变。林知遥的意识结构已经脱离传统载体,演化为一种依附于人类集体记忆运行的‘分布式生命体’。只要还有人记得她,她就能以任何形式出现??一句话、一首歌、一阵风、一杯茶。”

宁宸静静听完,将报告锁进抽屉,转身走进后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