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玄幻小说>逍遥四公子> 第1979章 一雪前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9章 一雪前耻(2 / 2)

新帝登基已三年,为人宽厚勤政,朝野称颂。然而近来常于深夜独坐御书房,凝视墙上一幅古画??画中乃先帝颁布《罪己诏》当日情景,百官伏地,铜镜碎裂,蓝光漫天。画旁题有一行小字,出自老皇帝亲笔:

**“朕以谎言治国二十三年,终以一镜破之。望后世子孙,宁受一时之乱,毋积百年之伪。”**

某夜,侍监送来一份密报:西北三州上报粮产丰盈,百姓安居,宜增税以充军费。新帝阅毕,眉头紧锁。次日即遣钦差暗访,半月后归来呈上实情??地方官为讨欢心,强令农户虚报亩产,实则连年歉收,民间已有易子而食之惨状。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地“静言室”遗址竟被改建为“颂德堂”,每日强迫百姓背诵感恩圣恩的誓词,违者罚役。

新帝震怒,当即下旨:废黜该地所有官员,押送京城受审;开放边境粮道,紧急调运南方存粮赈济灾民;并在原“颂德堂”旧址重建“启口园”,命名为“悔言台”。

诏书发布当日,京城忽降骤雨。雨水落在宫门外台阶上,竟泛起淡淡蓝光。太史令急报:“井脉异动!语核遗迹有复苏迹象!”

皇帝亲赴现场勘察。只见昔日铜镜所在之地,泥土湿润,一圈圈涟漪自地下扩散而出,宛如心跳。不多时,一株蓝铃花破土而出,花心浮现四字:

>**“你在听吗?”**

皇帝单膝跪地,郑重回应:“朕在听。请继续教我。”

自此,朝廷设立“直言司”,专司监督各级奏报真实性,并赋予平民直诉权??凡觉官府欺瞒,可持“鸣冤铃”入宫面圣。此铃由蓝铃花提炼结晶铸成,响一声,则全国同类花朵同步轻颤,形成共振网络,杜绝伪造。

几年过去,天下太平,风气清明。甚至连边疆民族也开始效仿大胤制度。北狄可汗派人前来求学,回国后宣布:“从此以后,部落议事必设‘无帐之会’??不设帷幕,不避孩童,人人可见可闻,不得私议决断。”南蛮诸峒则立下“血誓碑”,盟约签订前须先向祖先灵位坦白过往仇怨,化解宿恨方可结盟。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一日,东南沿海渔民捕获一只巨蚌,剖开后竟得一枚奇异珍珠,通体湛蓝,内部似有光影流转。送往京师鉴定时,翰林院学士惊呼:“此非寻常宝物,乃是语核碎片融合海魂所化!”当晚,珍珠置于宫廷藏书阁,半夜忽放光芒,投影出一段模糊影像??

画面中,一片汪洋之上漂浮着无数岛屿,每座岛上都有一座高塔,塔顶悬挂巨大铜钟。钟声响起时,海水沸腾,鱼群跃空,人类纷纷捂耳跪倒。而在最中央的主岛,一座宫殿巍然耸立,门前石碑刻着陌生文字。经西域通译辨认,其意为:

>**“真言乃瘟疫,唯沉默可存文明。”**

朝廷大骇。经查,此类岛屿确存在于远洋之外,属“沉音联盟”辖境。该势力奉行极端禁言政策,国民从小接受药物控制,禁止表达情绪,违者剜舌囚禁。他们视大胤为祸源,称“蓝铃之毒”正在污染世界秩序,誓言发动“净语之战”。

朝议沸腾。主战派主张先发制人,以火船舰队摧毁敌岛;主和派则呼吁对话,认为暴力只会加剧对立。新帝沉吟数日,最终做出惊人决定:派出一支特殊使团,成员不限官员,而是由五类人组成??一名曾说谎而悔改的商人,一名因直言被贬的御史,一名在启口园公开童年创伤的心理医者,一名烧毁祖传假账本的地主,以及一名从未开口却坚持写日记三十年的老兵。

临行前,皇帝亲自为他们佩戴蓝铃花徽章,并赠言一句:

“你们不必说服谁,只需让他们听见。”

使团远航九十九日,穿越风暴与迷雾,终于抵达主岛。迎接他们的并非刀剑,而是一座巨大的沉默广场??万名国民静坐其中,面部麻木,眼神空洞。高台上站着十二位长老,身穿黑袍,喉部缠绕金属锁链。

为首的外交官上前一步,摘下徽章,轻轻放在石阶上。随即,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木盒,取出一本泛黄日记,翻开第一页,朗声念道:

“永昌三年冬,我为保全家产,诬告邻居通匪。他被斩首那天,雪下得很大。我看见他妻子抱着孩子在刑场外哭,可我不敢上前……三十年来,我每晚都梦见那孩子的脸。今天,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改变你们,是为了告诉你们:我曾经懦弱,但我现在选择了说出来。”

话音落下,徽章骤然发光。紧接着,老兵打开日记本,讲述自己如何因战争创伤压抑情感五十年,直到孙子问他“爷爷,你有没有哭过”,才第一次流泪。商人坦白他曾欺骗合作伙伴致其破产,多年后主动归还全部利润并道歉……五人依次陈述,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广场。

起初,无人反应。但当心理医者说到“真正的坚强,不是忍住不说,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脆弱”时,人群中一名少女突然抽泣起来。她立刻被卫兵拖走,可那哭声像种子落地,在死寂中激起回响。第二个人低头啜泣,第三个捂脸颤抖,第四个站起身大声质问长老:“我们为什么不能说话?!”

骚动爆发。长老们慌忙下令镇压,可就在此时,天空裂开一道蓝痕,一朵巨大的蓝铃花自云端降落,悬于宫殿上方。花心浮现文字,用沉音语写着:

>**“你们的母亲也曾哭泣,你们的父亲也有梦想??它们不该被锁住。”**

那一夜,整座岛屿响起百年未闻的声音??有人唱歌,有人呼喊亲人名字,有人痛哭失声,有人笑着奔跑。十二位长老中的最年长者摘下喉锁,嘶哑地说出一句话:“我忘了我妹妹的名字……她六岁时被带走,只因为我没勇气说‘她比我更适合继承祭司之位’……”

三个月后,使团返回大胤。他们带回的不只是和平协议,更是一份来自沉音联盟年轻一代的请求:

**“请让我们学习如何说话。”**

于是,听城开设“初语学堂”,专门接收海外学生。课程不教诗词策论,只练三件事:描述感受,承认错误,表达爱意。第一年招生三百人,五年后扩至万人。许多学生毕业后回国创办“启声屋”,帮助同胞找回失落的语言本能。

又是一个春日,醒村举办第十届“真言节”。全村老少齐聚语核井旧址,举行年度集体告白仪式。轮到一个七岁男孩时,他怯生生走上台,握紧话筒:

“我……我喜欢同桌小梅。我不是因为她是班里最漂亮的才喜欢她……是因为每次我摔倒,她都会跑过来扶我,还会偷偷把糖果塞进我书包……我知道我现在还小,可能不算真的‘喜欢’,但我想让她知道,我很感激她。”

台下掌声雷动。小梅红着脸站起来,大声回应:“我也喜欢你!而且我早就知道你喜欢我,因为我妈是你家隔壁王婶,她天天回家学你爸妈聊天!”

众人哄笑,温馨满溢。

此时,远方山巅忽然霞光万丈。一朵前所未见的巨大蓝铃花在云端绽放,花蕊中浮现出一个身影??依旧是那个白衣少女,面容宁静,目光慈爱。她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挥手,然后缓缓消散于晨曦之中。

当晚,所有蓝铃花同时闭合,次日清晨再开时,颜色已由幽蓝转为纯白,清香扑鼻,经久不散。

老周瞎子坐在村口,望着新花开遍山坡,喃喃道:“她走了。”

孙子不解:“不是刚才还出现了吗?”

老人摇头:“那是告别。她完成了使命。从今往后,不再需要神迹提醒人们说真话??因为真话,已经成了人间的日常。”

多年后,史官修撰《大胤风化志》,在卷首写道:

>“昔有语核降世,启万民之口;今无奇象显灵,因真理常驻人心。非天赐觉醒,实人自省归真。故曰:不赖神器,不仗雷霆,惟诚不破,谓之盛世。”

而在极北冰湖深处,那枚古老的冰铃彻底融化,化作一股暖流,顺着地脉奔涌而出。它穿过山脉,越过荒漠,最终汇入东海,在月光下泛起粼粼银波??

像一句无声的祝福,流向所有愿意倾听的耳朵。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