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从前的灯靠执念点燃,靠痛苦维持。现在的灯,靠放下点亮,靠思念延续。它不再需要牺牲,但它需要一个能听见亡者低语、也能安抚生者悲恸的人。你改写了契约,所以你成了唯一能行走于两界之间的存在。”
归宁怔住。
“我不是死了吗?”
“你确实该死。”小女孩认真地说,“可你也确实不该死。因为你心里还有牵挂,世上还有人记得你。灯不允许真心被辜负,所以给了你一次‘归来’的机会??不是复活,而是重生。”
她递出纸灯笼:“拿着它,走过百户人家的门槛,听一百个故事。若你能让他们在泪水中微笑,你就真正完成了使命。”
归宁接过灯笼,指尖触到一丝暖意。
他迈步走入村庄。
第一家,是个独居的老木匠。老人正在雕刻一座小庙模型,神情专注。归宁蹲在一旁看了一会儿,轻声问:“您在做什么?”
“给我闺女做个家。”老人头也不抬,“她五岁那年病死了,我一直没敢烧她的遗物。昨夜我梦见她穿着红裙子跑进来,说‘爹,我想有个屋子遮雨’。我就想,哪怕她在天上,也该有个避风的地方。”
归宁心头一酸,默默掏出随身带着的一小截檀香,插在窗台上,点燃。
火光跳跃,老人忽然抬头,望着虚空某处,老泪纵横:“丫头……是你回来了?”
归宁没说话,只是静静陪着坐了一个时辰,直到老人含笑入睡。
第二家,是个年轻寡妇,丈夫战死边关。她每日清晨都会摆一双筷子在桌上,盛一碗饭,倒一杯酒。归宁敲门进去,见她正对着空椅说话:“今日集市上有杏花糕,你最爱吃的,我给你留了一份。”
归宁坐下,替她添了杯热水,说:“他一定尝到了。”
女人摇头:“我知道他在远方,不可能回来。可我不敢撤掉这副碗筷,怕他哪天真的饿着回家,却发现没人等他。”
归宁轻声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他最怕的,不是没人等,而是你一直不肯好好活着?”
女人怔住。
当晚,她第一次把那副碗筷收进了柜子。睡前,她点燃一支香,笑着说:“相公,我明天想去学绣花,听说城里新开了一家学堂,教女人写字算账。你要不要一起听?”
第三家、第四家……第九十九家。
归宁走遍全村,听过无数故事:有母亲放不下夭折的婴儿,有儿子无法原谅背井离乡的父亲,有恋人因误会终生未见最后一面……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藏着一段不愿松手的爱。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倾听、陪伴、点一支香、说一句“他们知道”。
第一百家,是他自己的家。
门虚掩着,院子里那朵白莲仍在,只是花瓣已开始凋零,露出中心一枚金色的莲子。
苏挽晴坐在蒲团上,手中捻着佛珠,嘴里念着经文,声音平稳,不再哽咽。
归宁站在门外,不敢进去。
他知道,这一面,若是相见,便是执念复燃;若是不见,方为真正告别。
正当他犹豫之际,小女孩的声音再度响起:“你可以选择现身,也可以选择离开。但记住??一旦让她认出你,你就必须永远留在人间,不能再踏足幽冥;若你悄然离去,则还能继续引渡他人,成为连接生死的灯使。”
风吹起他的衣角。
他看着母亲斑白的鬓发,看着她轻轻抚摸那枚青铜莲印的动作,像极了小时候哄他入睡的模样。
他多想冲进去抱住她,喊一声“娘,我回来了”!
但他不能。
真正的放手,不只是她学会,他也必须做到。
于是,他转身,将纸灯笼挂在自家门前,轻轻推开一条缝,放入一支香。
香燃起时,苏挽晴忽然抬头,望向门口。
风卷帘栊,空无一人。
只有那支香,静静燃烧,青烟笔直升起,在空中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像少年背影,又像春日远行的旅人。
她怔了片刻,随即微笑:“傻孩子,回来也不进门?”
她起身,走到门前,将灯笼提进屋内,挂在墙上。
“今晚风大,别让火烧着了。”她轻声说,仿佛他知道她在说什么。
归宁站在远处山坡上,望着那盏亮起的灯,泪水滑落。
这一次,他没有擦。
他知道,从此以后,他不会再以儿子的身份陪在她身边,但他会以另一种方式守护她??每当有人点燃释心香,每当有亡魂安然归去,那盏灯就会亮一分,而他,就在光中。
数月后,消息传遍四方:南方村落出现一位神秘“引灯郎”,白衣素袍,手持纸lantern,专治人心执念之疾。他不收金银,只求听一个故事;不说教诲,只共燃一炷香。凡经他点化的家庭,夜梦清明,病者渐愈,死者安息。
有人说他是仙人化身,有人说他是幽冥使者,唯有少数人见过他手腕上的金环??一圈如晨曦凝结的光芒,随愿力流转,永不熄灭。
而在某个春日黄昏,苏挽晴独自来到祠堂,将《归途手札》放入金灯之下。火焰轻轻舔舐书页,却没有烧毁它,反而让它泛出淡淡金光,悬浮于空中,宛如星辰。
她仰头望着,轻声道:“宁儿,村里又有三家点了释心香,孩子们都说,梦见一个哥哥给他们讲故事。”
风起,灯摇。
一道身影掠过天际,停驻云端。
归宁俯瞰大地,听见万千心愿随香火升腾,交织成网,织就一片光明之海。
他举起手中的灯笼,低声许诺:
“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每一盏灯都能照亮归途,直到每一次离别,都不再是永别。”
远处,朝阳西沉,新月初升。
天地之间,灯火渐次亮起,连成一片,宛若银河倾泻人间。
而在最明亮的那一处,两盏灯静静依偎,一明一暗,一如父子,一如生死,一如过去与未来。
它们不再对抗黑暗,而是温柔地告诉世界:
**“别怕,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