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9章 找淹死鬼(1 / 2)

袁锦逸当时也是对姑娘没兴趣,所以他是不愿意与人相看的。

袁夫人不想勉强儿子,也不想让他不高兴,所以就想到了个哄骗孙家的主意,让孙夫人带着女儿出去,正巧撞到袁锦逸面前,让袁锦逸近距离看看孙英英。

那个时候袁夫人是看中孙家的财富的,也觉得孙英英可能会是儿子能喜欢的那一类型。

毕竟袁锦逸对那些温柔婉约的姑娘都不感兴趣,但孙英英是个很率直又活泼的姑娘,比较特别。

但那一次孙英英识破了袁夫人的计划,生了气,......

夜色如墨,沉得仿佛压住了整片大地。断魂渡的桥身尚未完全凝实,金光虽盛,却仍有一丝裂痕横亘中央,像是天地间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念安站在桥心,手中泥笛无孔,却在他唇边发出低回婉转的音律,那声音不似人间所有,倒像是从岁月深处渗出的记忆之泉。

小芸立于桥头,衣袂被逆流而上的忘川之风掀起,她望着那道裂缝,心头突生不安。八音已聚,愿已成真,为何桥仍未圆满?

忽然,泥笛声一顿。

念安睁眼,瞳中星河翻涌,口中喃喃:“他还不能回来……封印未碎。”

话音落下,桥面剧烈震颤。那些由记忆凝结而成的桥板开始剥落,化作点点微光坠入黑河。两岸无名碑呜咽加剧,竟有无数虚影自碑中浮现,伸出手臂,似要攀上桥来。有的披甲执戈,有的怀抱婴孩,有的满身血污,皆面容模糊,唯余一声声嘶喊在风中回荡:

“记得我!”

“别烧我的名字!”

“娘,我在哪儿?”

小芸踉跄后退一步,却被一股无形之力托住。她回头,只见七位心音者各自站立方位,神情肃穆,双手结印??他们正以自身情感能量维系桥梁不塌。苏挽霜泪流满面,指尖紧贴木碑;盲眼少年怀抱画信,低声哼唱;御史之子咬破手指,在空中划下血字:“父名不灭!”……

可这还不够。

“缺什么?”小芸仰望苍穹,嘶声问天,“八音俱全,愿已践行,为何桥不成?”

就在此时,北方狂沙骤起。

谢无咎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他徒步而来,布衣褴褛,脸上刻满风霜,腰间玉笛残片随步伐轻响。当他踏上断魂渡遗址边缘时,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剑,斩开了层层迷雾。

他抬头,目光直指桥心的念安。

“孩子,”他的声音沙哑却清晰,穿透风浪,“你吹的是‘唤灵调’,但真正的《长河谣》第九段,不是呼唤亡者归来??是请生者赴死。”

众人皆惊。

小芸猛地转身:“你说什么?”

谢无咎缓步上前,每走一步,脚下便生出一道符纹,那是共忆司失传已久的“引魂契”。他曾在裴云辞座下修习三年,却因质疑“记忆不可篡改”而被逐出门墙。如今归来,眼中再无桀骜,只剩沉痛与觉悟。

“守碑仪式三证已齐,八音共鸣亦成,可还差最后一人。”他缓缓跪下,面向念安,“我是第八位心音者,也是最后一个‘执灯人’。”

“我不为情而来,不为怨而归。我来,是为了赎罪。”

他说完,解下腰间玉笛残片,轻轻放在地上。随即,他抬起右手,指尖划过左腕,鲜血淋漓洒落桥基。血滴触地瞬间,竟燃起幽蓝火焰,顺着桥缝蔓延而去。

“当年钦天监联手权臣,以‘镇魂阵’封锁共忆长河,是我亲手绘制了第一道符咒。”他闭目,声音颤抖,“我以为抹去过往能换来太平盛世,却不知太平之下,万民皆成无根浮萍。”

小芸怔住。

原来如此。

记忆之桥之所以残缺,不仅因情感未满,更因**罪责未偿**。那些参与抹杀记忆之人,若不肯直面过往、自愿献祭灵魂,桥梁便永远无法贯通生死。

谢无咎睁开眼,望向小芸:“我知道你不信我。但我今日所行,非为求赦,只为还债。若这座桥需要一个人永远留在忘川之隙,那就让我去。”

说罢,他猛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同时双手结出古老手印??那是共忆司最高秘术:“**魂祭?归源**”。

刹那间,天地变色。

他的身体开始透明,皮肉褪去,骨骼化光,灵魂竟缓缓离体而出,化作一道璀璨银线,直奔桥心裂缝而去。与此同时,桥面上浮现出千年前的画面:一位年轻官员伏案疾书,写下“共忆司当废”五字;同一时刻,千里之外,一座村庄祠堂起火,族谱焚毁,孩童哭喊着母亲的名字,却无人回应……

那是谢无咎的第一笔罪。

接着,第二幕浮现:他在宫中奏对,力陈“追思亡者易生叛乱”,建议销毁战死者名录;又一幕:他亲自主持“洗忆仪式”,将三百名遗孤灌下药汤,令其遗忘双亲容貌……

每一幕,都是一道枷锁,锁住了记忆长河的闸门。

而现在,他用自己的灵魂作为钥匙,一一开启。

“我认罪。”他在虚空中低语,“我悔过。我愿永镇桥心,替天下负疚者守此一桥。”

银线没入裂缝,轰然一声,桥体完整闭合,金光暴涨百里,照彻九州暗夜。

念安含泪吹响泥笛,《长河谣》第九段再度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孤鸣,而是千万人应和。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一道白发身影缓缓降临??裴云辞的真身,终于从记忆边荒归来。

但他并未落地,只是悬于桥上空,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谢无咎即将消散的灵魂之上。

“你本可逃一生。”他说。

“但我不能逃一辈子。”谢无咎微笑,“先生教我识音辨心,却忘了教我如何忘记良心。幸好,还不晚。”

裴云辞闭目,片刻后轻叹:“桥已通,河将复流。然世间仍有七十二处‘断忆渊’,三百六十座‘无名冢’,需人行走修补。你既愿赎罪,便不必消散??留你在桥头,做那守灯人。”

话音落,谢无咎的灵魂凝实,化作一尊石像,立于桥首,手持长明灯,双目微启,似在凝望每一个走过桥的人。

风止,雨歇。

万物静听其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