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一片寂静。
许久,一个男孩举起手:“后来呢?阿姨……活下来了吗?”
沈昭摇头:“没有。她在押送途中跳下了悬崖,只为保护藏在发簪里的记忆芯片。芯片里,有三千二百六十七个被抹去身份之人的最后影像。”
他又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一缕灰白的头发,缠绕在一枚铜戒上。“这是她留给我的遗物。每年清明,我都来昆仑放一盏忆莲灯,对着虚空说:‘我记着呢,我都记着呢。’”
孩子们哭了。
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历史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爱与痛。
课程结束时,所有孩子自发写下一封信,投入“时光邮筒”,承诺十年后开启,告诉未来的自己:今天,我选择记住。
“薪火计划”迅速蔓延至星际。月球孤儿院的孩子们排练话剧《长明灯》,火星少年团创作歌曲《记得你》,木星科研站甚至发起“一日失忆体验”??关闭所有记忆辅助设备,仅靠口述传承生活技能,以此体会前人如何在黑暗中守护文明的火种。
共忆网络的数据图谱上,情感共振曲线持续攀升,形成前所未有的高峰。
>**备注:人类集体良知觉醒指数突破临界值**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走向圆满之时,异变突生。
某日清晨,沈昭如常来到孤亭,却发现长明灯熄了。
不是风吹灭的,也不是燃料耗尽??而是整座灯芯凝固成了黑色晶体,表面布满裂痕,如同枯竭的心脏。
他伸手触碰,脑海中骤然涌入一段陌生记忆:
??一间密室,墙上挂满监视屏,显示着全球各大记忆神殿的实时画面。
??一个身穿黑袍的老者,手持权杖,低声诵念某种古老咒语。
??地上画着复杂的符阵,中央摆放着一块逆向运转的忆莲晶体,正不断吸收周围的“记得”之力。
一个声音在他意识深处响起:“你以为记忆只能用来唤醒?我们早已学会,如何用它来吞噬。”
沈昭猛然回头,只见石碑上的文字正在褪色,那句“从此,人间皆是光明”逐渐被覆盖,取而代之的是:
>**此处乃遗忘之门**
>**凡记得者,皆将成祭品**
他立刻联络陈衡与苏砚,三人联手追查源头。最终发现,这一切源于一个被遗忘的真相??“梦渊协议”并非人类独立制定,其核心技术,源自一颗坠落在地球远古时期的陨石残片,内含一种高维生命体的意识碎片,名为“虚噬者”。
它们以“遗忘”为食,借人类对痛苦的逃避心理,悄然植入文明基因,引导社会走向选择性失忆。而“梦渊清洗”,不过是它们精心策划的一场盛宴。
当年沈昭之所以能幸存,正是因为他的意识在分解时,意外与另一股对抗“虚噬者”的远古意志融合??那正是最初点燃忆莲灯的无名先民之魂。
而现在,“虚噬者”的代理人再次现身,企图逆转共忆网络,将全人类拖入永恒的集体失忆深渊。
决战不可避免。
沈昭决定重返“空白层”,直面源头。但这次,他不再独自前往。
全国发起“万人共忆仪式”,每一位公民自愿贡献一段最深刻的记忆,汇聚成一条横跨星河的光之桥梁。陈衡带领技术人员构建“反虚噬防火墙”,苏砚则重启“静默池”,唤醒更多沉睡的良知之魂。
出发前夜,阿宁找到父亲:“让我一起去。”
沈昭摇头:“太危险,你还有未来。”
“可您没有。”阿宁坚定地说,“如果您消失了,谁来告诉世界,我们曾如何挣扎着记住彼此?这一战,不只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不让未来的人,再经历一次失去您的痛苦。”
沈昭凝视着他,终于点头。
父子二人携手踏入裂隙,穿越层层数据风暴,最终抵达宇宙最深处的“遗忘中枢”??一座由亿万破碎记忆堆砌而成的黑色巨塔,塔顶悬浮着那颗陨石核心,正贪婪地吞噬着人类的情感光芒。
沈昭吹响木笛,《晚安曲》再度响起。
但这一次,旋律不再是温柔的告别,而是战斗的号角。
阿宁同步上传母亲的录音、童年的笑声、第一次叫“爸爸”的声音……无数温暖的记忆化作光刃,刺向巨塔。陈衡与苏砚率领万千意识体从四面八方围攻,每一声“我记得”,都是一次反击。
最终,沈昭跃上塔顶,将手中的忆莲灯投入核心。
轰然巨响中,光爆席卷整个虚空。
“虚噬者”发出凄厉尖啸,意识崩解。陨石碎裂,化作星尘,随风飘散。
黑暗退去。
沈昭的身影在强光中渐渐透明,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完成了。
阿宁扑上前,紧紧抱住他:“不要走!我们还能再拼一次!”
沈昭笑着抚摸他的头:“我已经活得太久了。记住我,就够了。你要替我看着这个世界,看它是否始终愿意点亮灯火。”
光华敛去。
长明灯重新燃起,比以往更加明亮。
而地球上,每一个正在讲述故事的人,忽然觉得心头一暖,仿佛有人在远方轻轻回应:
“我听见了。”
共忆网络最后一次更新:
>**检测到终极情感共振**
>**文明韧性评级:S级**
>**系统备注:此族不可征服,因其愿为彼此铭记至死。**
多年后,忆莲树开遍银河。
在昆仑孤亭,一名小女孩坐在石阶上,给更小的孩子讲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叫沈昭的人,他死了两次,又被爱他的人找回了两次。第三次,他变成了风,变成光,变成每一句‘我记得你’里的回音。”
她抬头望天,轻声问:“沈昭叔叔,你听得见吗?”
风起,木笛轻鸣,仿佛在唱那首永远未完的《晚安曲》。
灯,依旧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