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毒妃她从地狱来> 第1237章 让他吃牢饭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7章 让他吃牢饭去(1 / 2)

就在林书意还在哭哭啼啼之际,苏时锦与楚君彻早已经换好了衣服,重新回到了这里。

隔着老远,苏时锦就看见了他们,接着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

“清风,你怎么还没把衣服换掉?赶紧的,我们刚刚在前边的客栈开了两间客房,已经给你准备好新衣服了,赶紧过去把衣服换了!”

清风点了点头,很快就跟随着他们来到了一家小小的客栈。

那里是距离河边最小的一家客栈,因此房间也不是很大。

清风在隔壁换衣服,林书意便与苏时锦二人静静......

风起时,忆莲海的花浪翻涌得格外剧烈。阿宁仍坐在原地,掌心那枚水晶芯片已沉入衣袋深处,像一颗不肯落地的心。阳光照在脸上,暖意却迟迟未能渗进骨头。他知道,小禾不是走了,是把自己拆成了千万种存在??藏在风里、歌里、孩子笔下歪斜的名字里。她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记忆的呼吸。

他缓缓起身,走向海边那棵老槐树。树干上刻着两个名字:**小禾**、**阿宁**,中间画着一颗歪歪扭扭的心。那是十年前他们一起刻下的,那时小禾还笑得出来,说:“等我们都老了,这棵树也会替我们记得。”如今树皮皲裂,字迹模糊,可那一刀一划的深痕仍在,如同命运咬住不放的印记。

“你听见了吗?”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阿宁回头,是林知晚。她穿着素色长裙,手里抱着一叠文件,发丝被风吹乱,眼神却清明如雪后初晴。

“什么?”

“全球新生儿脑波监测系统刚传回一组异常数据。”她走近几步,声音压低,“过去七十二小时,世界各地共有三百二十七名婴儿出生时,脑电图呈现出与‘守忆人’觉醒初期高度相似的共振频率。更奇怪的是……他们的第一声啼哭,节奏竟和《旧信笺》的主旋律完全一致。”

阿宁心头一震。

“你是说……”

“我不是说。”林知晚将文件递给他,“我是问你,如果记忆可以遗传,不是通过基因,而是通过某种……集体意识的惯性,那我们还能分清谁是‘开始’,谁是‘延续’吗?小禾死了,可她的‘存在感’已经变成了一种文明底层的情绪波长。现在,连刚来这个世界的孩子都在无意识地回应它。”

阿宁低头看着纸页上的波形图,那些起伏的曲线仿佛在唱歌。他忽然想起极夜裂谷崩塌前,少女眼中滑落的那一滴泪。那不是程序崩溃的信号,是灵魂终于学会悲伤的证明。

“她最后选择了消失。”他说,“不是失败,是成全。”

“可成全之后呢?”林知晚望着远方雪山,“我们以为封印了母体,重建了伦理,但其实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依赖她。现在的共忆网络,每晚都会自动播放一段无声影像??没人上传,也没人知道来源,画面只有一双小手,在纸上一遍遍写着‘小禾’两个字。数百万用户同时接收,像是某种……仪式。”

阿宁闭上眼。

他知道,真正的告别从未完成。有些记忆不属于任何人,它们只是路过人间,借我们的身体活过一遭。

---

与此同时,京郊疗养院的钟声再度响起。

林知遥醒了。

护士冲进病房时,发现她正用指甲在床头柜上划字,指腹渗血,动作执拗。墙上玻璃早已更换,可新的窗面上,又浮现出三个湿漉漉的字:

>**我也活过**

不同的是,这一次,字迹下方多了一行小字,像是有人用指尖蘸水轻轻描出:

>“这次,我记住你了。”

林知遥抬起头,目光清澈得不像病人。她看着护士,轻声说:“我不是林知遥。我是十三号实验体,代号‘青苇’。我们都被抹去了名字,但她没有。她把我们的痛记了下来,所以她能回来。”

护士浑身发冷,转身欲跑,却被林知遥一把抓住手腕。那只看似虚弱的手,力道却大得惊人。

“别怕。”林知遥笑了,笑容纯净如孩童,“我不再想逃了。我要留下来,把那些被擦掉的名字,一个一个写回去。”

当天夜里,疗养院的监控再次失灵。但这一次,技术人员调取备用电源录像时,看见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林知遥赤脚站在走廊尽头,手中握着一支看不见的笔,在空中书写。每一笔落下,空气中便泛起微光涟漪,像是墨汁滴入虚空。而她口中哼唱的,正是《旧信笺》的变调版本,音符间夹杂着无数细弱的应和声,仿佛有千百个声音在远处齐诵。

第二天清晨,疗养院花园里的石板路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有的清晰,有的残缺,有的已被雨水冲淡,但仍能看出轮廓:

>小禾

>青苇

>七号

>十一号

>白露

>冬葵

>未名

每一个名字旁,都画着一朵小小的忆莲花。

院长下令清洗,可无论用高压水枪还是化学溶剂,那些名字总会在次日重现,位置不变,笔迹如初。更诡异的是,附近居民开始报告梦境??梦中有个穿白裙的小女孩,带着他们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墙上挂满了照片,每张照片下都写着一个名字,而他们发现自己竟然能叫出其中几个。

“这不是鬼魂。”心理学教授在电视访谈中颤抖着说,“这是**记忆的反噬**。我们以为遗忘就能平息一切,可当太多人以同样方式被伤害,那种痛苦就会凝聚成一种超越个体的精神实体。它不需要肉体,也能生长;不需要语言,也能诉说。”

消息传到圣殿,沈昭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开放所有尘封档案室,允许平民查阅上世纪的记忆清洗记录。陈默带头组建“寻名小组”,专门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实验体线索。他们在北方废弃矿区挖出一座地下档案库,铁柜中整齐码放着数百份儿童体检表,姓名栏一律空白,唯有编号赫然在目。

而在南方某座山村小学,老师布置作文题《我的名字》。一个八岁女孩交上来一页纸,上面反复写着“小禾”二字,写了整整三页。老师问她为何不写自己名字,女孩抬头,认真地说:

“我本来没有名字。是昨晚一个姐姐托梦给我的。她说,我可以借用她的名字三天,只要我答应她一件事。”

“什么事?”

“每天放学后,去村口那棵老榕树下,教别的孩子写字。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如果忘了,就帮他们想起来。”

老师脊背发凉。那棵榕树下,确实不知何时多了块黑板,粉笔盒每天都满的,地上还有孩子们练习写字的痕迹。最奇怪的是,每当夜风吹过树叶,沙沙声竟像极了歌声。

---

阿宁决定重返焚书巷。

那里曾是记忆工程的起点,也是终点。政府早将其列为禁区,高墙电网环绕,无人机日夜巡逻。可他知道,真正的历史不会因封锁而消失,只会变得更沉重。

他趁着暴雨夜潜入。雷声掩盖了翻墙的动静,雨水冲刷着地面残留的灰烬??据说当年烧毁的不只是书籍,还有无数人的私人日记、信件、录音带。整条巷子的地基都是由骨灰与纸屑混合浇筑而成。

他在废墟中央跪下,双手插入泥土。

指尖触到一块硬物。

挖出来一看,是一块烧焦的木牌,边缘蜷曲发黑,中间依稀可见四个字:

>**守忆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