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吴家老大为人憨厚,不怕苦不怕累,目前在县城蜂窝煤厂干活,每天的工作就是踩着他心爱的三轮车给各家各户送蜂窝煤,工作比较稳定,拿的工钱也不少。
吴家老二脑子比较灵活,早早地就去了工业区那边找活干,学了一门很好的维修机器的手艺,深受领导的器重。
吴家三妹也有十八岁了,在纺织厂工作,收入也还算不错,经常寄钱回家。
吴家小儿子目前在镇上的学校上小学,因为离家远,只能住校,一个礼拜才能回一次家,而且只有一天的时间。
虽然吴村长和吴大娘无比想念,可是读书这种事情,是他们老吴家这辈子莫大的荣耀,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
也正因为如此,吴村长家把以前的土房子给推倒,盖了五间明亮的大瓦房,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大湾村,这种事情那是比比皆是,而且他们家还不是第一个盖房子的,可以说,只要不是那种十足的懒汉,只要肯下死力气干活,就能在这个乱世好好地活下去。
不说别的,就光从工业区把生产出来的物品运送到其他的根据地,就能让十几万人有事可做,也等于让这些人以及身后的家庭活下去。
这才是工业化的意义,如果还像之前那样,什么东西都要高价进口,老百姓不但获得不了任何的实惠,反而还推高了物价,让大家伙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
接下来,黄排长又与吴村长商议了一会,决定明天就开始修路,部队这边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人员干活。
吴村长下午的时候,就召集了全村老少爷们一起开会,商议一下明天的修路事宜。
“事情我也跟大家伙说了,这是一件好事情,既能帮上部队的忙,路修好了以后,我们自己走的时候也方便很多。”
“之前我们也一直想要修路,只是因为以前为了防止小鬼子进村,把路给挖得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我们的后代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时,吴家村的一个族老站出来说道:“既然是部队需要,这没啥好说的,我们肯定是全力支持,再说路修好了,对我们大湾村也是有很大的好处,至少大家出门会方便很多。”
“更何况这次出工还有补助,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好事情,不过这个出工的人选要好好合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