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他两人进来。”李善道楞了下,说道。
李守素、阎立本两人入进帐中,下拜行礼,自报过姓名,呈上李世民的亲笔书信。
接过书信,李善道没有立即打开,上下打量李守素、阎立本,——当然,他主要打量的是阎立本,见他年未弱冠,中等个头,肤色白皙,体貌清瘦,长相与汉人略有不同,鼻梁较高,眼窝微陷,年纪虽少,已然蓄须,戴着一顶黑色幞头,穿着绿袍,足蹬乌皮靴。
却对阎立本的第一印象,不愧他后世妙手丹青之名,果是一个文绉绉的青年人。
看罢了,李善道笑问他两人,说道:“你两人是奉秦公之令,来与我送书信也?”
李守素应道:“回大王的话,正是如此。秦公手书,已呈与大王。”
“你是赵郡李氏苗裔?”
刚才李守素自我介绍的时候,特地把他的籍贯也道出了,他答道:“禀大王,仆家世居平棘。”
“这么说来,你我同宗。你家中可还有人?”李守素之名,李善道不曾闻听过,笑吟吟问道。
李守素恭谨答道:“敢禀大王,臣父母、兄弟皆迁居长安。平棘乡中,尚有从兄弟数人。”
“欢迎你改日回乡。我一定令平棘县令,妥善接待,以尽你我同宗之谊。”李善道说着,不等李守素回答,转问阎立本,笑道,“阎小郎年纪轻轻,就得秦公赏识,领此给我送信之任,足见小郎才智出众,前途无量。却有一事,我得问你,你进帐后就不断偷觑我,是为何故?”
阎立本吓了一跳,没有想到李善道的观察能力这么强。
他已是很小心地偷看李善道了,居然仍是被李善道发现!
至於他为何偷看,自不需多言,当然是为了完成李世民令他给李善道绘像此喻。
阎立本尽管如李善道所夸,确实年纪不大,才华已显,却终不免还是年轻,面对李善道直言不讳地询问,一时间,他心头忐忑,好在有些急智,仓促地寻到了个借口,回答说道:“大王之威,令臣心生敬畏,故而不自觉地多看了几眼,绝无冒犯之意,还望大王恕罪。”
“战战惶惶,下则如何?战战如栗,下又如何?”也许是因为后世久闻阎立本大名,而现下意料之外的,在这个场合见到了他的真人,偏阎立本而下又是个年轻人模样,被自己一问,露出了尴尬之态,李善道起了促狭之心,摸着短髭,问他了这么一句。
阎立本愕然,不知李善道此问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