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豹,这位土司将领,带着一百多人扼守通往索桥的栈道。他按照韩娥的指令,迅速而有序地部署着防御。他的身影在栈道上显得格外矫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和决绝。康茂才率领二千人马来攻,栈道上顿时响起了激烈的战斗声。
冉豹与康茂才步战了二十余个回合,每一次交锋都充满了危险和紧张。最终,冉豹按照计划,独自逃上索桥,其余土司兵倒戈曳甲,拼命逃过铁索板桥。这一幕,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战略意义。
韩娥站在远处的山岗上,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矫健。她的目光穿过弥漫的战火,眺望着这场战斗,心中既有对土司兵安危的担忧,也有对战斗结果的期待。她知道,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一场力量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的比拼。
康茂才,这位明军将领,他的性格急躁,不待后面主力上来,便带着二千名士兵恃勇前进。他命令李副将守住桥头及其附近山头,自己亲自率百余人追上索桥,他的身影在桥上显得格外突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急i切和贪婪。
韩娥急令冉蛟截断康茂才桥头守军退路,阻击明军后续部队;冉彪、冉狼二兄弟率部与明军李副将争夺制高点。战斗激烈,双方士兵在山头和栈道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经过一番激战,明军被赶下山头,退至栈道。狭窄的栈道上,无法展开兵力,明军只能用弩箭仰射抵抗。大夏军居高临下,只将矢石、羽箭和石块飞蝗猛雨一般泼向栈道,明军死伤无算。
此时,飞天张率领二千人赶到,以有力部队坚决阻击康茂才后卫,同时派兵增援韩娥,投入索桥战斗。飞天张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英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果敢。
已到南岸的冉豹复率军返回,与南岸夏军一同扼住了桥头,并以弓弩羽箭攻击桥上敌人。康茂才转身向桥北退却,韩娥立即令北岸羊角山夏军发射矢石、弩箭,暴雨般射向索桥上的明军。
康茂才的百余人处于索桥之上,进退不得,在夏军两面夹击之下,死伤累累,倒毙江中者无算,康茂才也中箭身亡。他的身躯在索桥上摇晃了几下,最终无力地倒下,被江水无情地卷走。
南岸夏军在将军吴景昭率领下,向北岸桥头攻击,麇集于北岸桥头和栈道上的千余名明军,在大夏军队的围攻下无一生还。吴景昭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威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酷和决绝。
消灭了康茂才的先头部队后,韩娥立即指挥得胜之师迂回包围并猛攻康茂才的后续部队。明军见势不妙,慌忙撤退。韩娥令大夏军坚决追击,并亲自指挥冉彪、冉狼二兄弟所部猛烈卷击敌人,明军死伤惨重,仅数百人侥幸退回大溪口。
战斗结束后,韩娥站在山岗上,眺望着远方,她的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