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鉴理院还加强了与地方官府的协作,确保各地的治安力量能够迅速响应中央朝廷的指令,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安全网。通过这些措施,鉴理院不仅巩固了自身的地位,也为国家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帝以临顺王谋反为先例,再次展开了削藩行动。首要目标就是北王。
北王在顺帝时期,就屡次侵犯边境燕北关,给中央朝廷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他的军队不仅掠夺了边境的资源,还多次屠戮无辜的百姓,严重破坏了边境的和平与稳定。北王的野心和暴行,不仅引起了朝廷的警惕,也使得其他藩王蠢蠢欲动。更为严重的是,北王的行为为四王之乱埋下了伏笔,使得整个大铭国陷入了动荡和不安之中。
回想四王之乱,那是一段大铭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黑暗时期。四王各自为政,先后立国,相互攻伐,导致国家分裂,百姓流离失所。战争的硝烟弥漫在大铭国的每一个角落,无数家庭破碎,农田荒废,商旅绝迹。这一直是中央朝廷的揭不过去的伤疤,每当夜深人静时,朝廷的官员们都会回想起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
如今,近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大铭国在德帝的治理下,经历了发展与壮大。朝廷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而且在军事和文化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德帝深知,要想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彻底解决藩王兵乱的问题。因此,他借助鉴理院众多修士的辅助,终于下定决心铲除藩王,彻底解决藩王兵乱的问题。
德帝的计划是逐步削弱藩王的势力,首先从北王开始。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队编制、提高税收效率等,以增强朝廷的控制力。同时,德帝还秘密派遣使者与北王的其他藩王进行接触,试图分化他们的联盟,孤立北王。通过这些手段,德帝希望能够逐步削弱北王的势力,最终将其彻底铲除,为大铭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稳定。在德帝的精心策划下,朝廷的行动逐渐显露出成效。北王的势力开始受到限制,他的军队在边境的行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朝廷的军队在新的编制和训练下,战斗力大为提升,边境的守军也得到了加强,使得北王难以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