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章的妻子李月英也笑着附和:“嫂嫂说得对。婚姻大事,关乎孩子们的一生幸福,可得慎重。不如咱们从现在起,就让亲朋好友们帮忙留意着,有合适的人选,再细细打听,看看是否门当户对,人品才学如何。”
罗平点头称是:“嗯,你们妇道人家心思细腻,这事儿就劳烦你们多费心了。只是,如今这世道,想要找个才德兼备的好姑娘,也并非易事。”
罗章思索片刻后说道:“兄长,我觉得可以先从咱们相识的世家大族中挑选。这些家族的姑娘,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与咱们罗家也算是门当户对。而且,彼此知根知底,联姻之后,也能相互扶持。”
罗平的媳妇在一旁说道:“公公说得有理。只是,婚姻之事,除了门第相当,孩子们的意愿也不能忽视。咱们做长辈的,还是得问问他们的想法,可别包办婚姻,让孩子们心生不满。”
罗平笑着说道:“还是儿媳想得周全。这事儿呀,还得慢慢来,先多找几个合适的人选,再让罗昌和罗英自己瞧瞧,看看他们的心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罗昌和罗英的婚事。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和睦的家庭画卷。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庭院里,亲人们围坐在一起,为家族的未来谋划着,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罗章和罗平,在经历了边疆的紧张与奔波后,此刻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宁,同时也对家族的延续和发展,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期望。
随着讨论的深入,罗平的妻子兴致勃勃地说道:“我听闻王家的几位姑娘都不错,家教甚好,知书达理,且才情出众。尤其是王家的二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京城贵女中颇有名气。”
李月英微微点头,思索着说道:“王家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门第相当,家风也正。只是不知那二姑娘的性子如何,与咱们家罗昌、罗英是否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