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笑着说道:“只要你们好好经营,大唐的商业定会更加繁荣。”
从绸缎庄出来,李亨对大臣们说道:“看到百姓生活恢复正常,经济逐渐复苏,朝堂内部也应更加团结,共同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努力。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一如既往地辅佐朕,共筑大唐辉煌。”
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让大唐再次走向繁荣昌盛。”
回到宫中,李亨召集大臣们在御书房商议国事。
李亨坐在龙椅上,神色庄重地说道:“如今大唐虽已走上稳定发展之路,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藩镇之乱虽已平定,但仍需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同时,要继续推动经济发展,鼓励农工商各业创新,提升国家实力。”
一位大臣出列说道:“陛下,臣建议在各地设立巡检司,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确保朝廷政令畅通。对于贪污腐败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李亨点头道:“此建议甚好。只有官员清正廉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发展。”
另一位大臣说道:“陛下,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可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兴修灌溉工程,保障农业丰收。同时,扶持手工业发展,培养更多能工巧匠,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大唐商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李亨听后,赞许地说道:“爱卿所言极是。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手工业和商业是国家繁荣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多管齐下,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接着,又有大臣提出了关于文化教育、军事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李亨都认真听取,并与大臣们深入讨论。
讨论结束后,李亨看着满朝大臣,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大唐曾经历经辉煌,也遭遇过磨难。如今,我们终于度过了危机,重新走上稳定发展之路。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重拾信心,定能让大唐再次走向繁荣昌盛,重现往日的辉煌!”
大臣们纷纷响应,高呼:“陛下万岁!大唐万岁!”声音响彻御书房,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此后,李亨和大臣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国家治理中。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朝廷专门设立了农科院,召集各地的农学家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和培育优良品种。他们在全国各地推广轮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培育出了一种耐旱高产的小麦品种,在干旱地区广泛种植,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