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大唐的农业产量迎来了大幅提升。北方种植新小麦品种的地区,麦浪滚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农民们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喜笑颜开。
一位北方农民兴奋地对家人说道:“今年这麦子收成可真是太好了!多亏了朝廷引进的这好品种,咱一家人的生活可有盼头了。”
他的妻子也笑着回应:“是啊,听说这新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又白又劲道,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南方推广“稻鱼共生”技术的地区,同样是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农民们在收获稻谷的同时,也从稻田里捕获了肥美的鲜鱼。
一位南方农民一边从稻田里捞出活蹦乱跳的鱼,一边高兴地说:“这‘稻鱼共生’的法子可真妙,以前光知道种稻子,没想到还能在稻田里养鱼。这下好了,粮食丰收了,鱼也能卖不少钱,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啦!”
随着农业产量的大幅提高,大唐国内的粮食供应变得极为充足,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不仅如此,丰富的农产品还为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商品选择。
在长安的东市,一位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茶叶、丝绸等货物,脸上满是笑容。他对伙计说道:“你瞧瞧,现在咱大唐的农产品产量大增,这些可都是好货啊!以前愁没有足够的货物运往国外,现在可不用愁了。这次把这些粮食和茶叶运到西域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伙计也兴奋地回应道:“是啊,掌柜的。听说西域那边对咱们大唐的农产品可稀罕了,尤其是这新产的粮食,他们肯定抢着要。”
与此同时,在沿海的港口城市,一艘艘满载着大唐农产品的商船正准备扬帆起航,驶向远方。这些商船将带着大唐的丰富物产,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进一步提升大唐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朝堂上,户部尚书喜气洋洋地向李亨奏报:“陛下,自推行农业技术革新以来,各地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如今,国内粮食储备充足,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大量的农产品用于对外贸易,为国家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国库也更加充盈了。”
李亨欣慰地笑道:“这都是诸位爱卿和广大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农业乃国之根本,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技术革新的支持力度,让大唐的农业持续繁荣发展。”
大臣们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为大唐的农业发展尽心尽力。”
在大唐君臣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不断显现,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让大唐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大唐的农业,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繁荣昌盛的新篇章,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