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边生意好做,那和其他中南国家的交易就少了一些。
特别是更加内陆的比如阿瓦王朝,也就是现在的缅甸中北部一块。
那里是两国交接地,群山连绵,还是原始森林,常年瘴气不消。
哪怕是四海商会已经针对开发了不少药物,这条商路还是不太好走。
商人们的命,那也是命,挣的钱都差不多,选择路更好走的,也就正常了。
只是阿瓦王朝地对大明贸易减少,让它国内的贵族很不满。
去的商队一少,物以稀为贵,这些商人自然就坐地涨价。
用惯了大明瓷器丝绸的阿瓦贵族们,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这些东西。
于是他们想了更简单的办法,有贵族直接截杀了一个商队,美滋滋的接手一队货物。
他还大大方方和其他贵族分享,在他们看来,明朝的商队就像路边的野草,哪怕是砍了一茬,也很快会有另一茬。
至于大明王朝?
阿瓦王朝的贵族们可不认为军队能够越过两国之间的天险,没看到哪怕是商队过来,都是九死一生,更别提大队人马了。
被劫杀的商队中,有人逃出生天,千辛万苦回到大明,告官恳求官府为自己主持公道。
事关两国外交,云南布政使司已经有过澜沧的经验,也大致知道上面的态度了,自然把这件事情,加急呈报京师。
对于中南半岛上面这些小国三天两头的作死,大明朝廷也都习惯了。
以前是大家没关注,可是自从宣德帝和内阁默默地推动南征策略后,这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稍微有些头脑,想往上爬的官员将领,都在关注这方面。
大家都看着了,于谦就是因为处理交趾得当,接任兵部尚书,入阁,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现在不过在侍郎位置上熬资历,柳升更是升为国公。
这不就是给大家指明了一条升官的道路?
关于中南半岛诸国的相关信息,也都被一一翻阅出来。
不看不知道,细看这些朝中官员才明白。
这些小国一直都是这样,嘴上说着称臣纳贡,背地里则是小动作不断,全是恶心人的行为。
什么骚扰边民,劫杀商队,吞并边境土司,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只是由于大明以前对南疆除了交趾外,都不太重视。
这些情报也都被没人关注,被压在兵部各种情报的最底下。
现在遇到这种情况,该采取什么行动,大家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