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舟说小花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她在十岁时因为偶然的原因,进入了“修道”人追求的“入虚空”的状态,但也正是因为偶然的原因,导致她“入虚空”后无法“把自己拉回来”,使得现实中的她和“虚空”中的他成为了一体。
这种问题在现实中普通人身上很少出现,但在一些“修道”者身上出现很频繁,这也就是为何一些“修道者”修着修着就疯了的一个原因,这只是一个原因啊,不是唯一一个原因,“修道”这条路很难很难,倒在“修道”这条路上的“修道者”不计其数。
我在前文中很多次提过一些“修道”,但我是从宏观角度在写,没有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写,因为不从宏观了解何为“修道”,那么写出可操作性的修道方法就是在害人。
因为“修道”听起来很难,但真正操作起来却是很简单的,也正是因为操作简单,这会造成很多很多人在“修道”时出现各种问题,轻则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事生产成为现实中的废人一个,重则会精神失常,成为精神病患者。
现在我觉得可以初步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写一写“修道”,权当读者们了解一下何为“修道”,真正“道”中的状态是咋样的?
写修道之前我先写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动物成精。
我们人和别的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魂有没有“灵”,有“灵”才叫灵魂,没有灵只能叫魂。
“魂”是生命的本源,只有“魂”而没有“灵”,那这个生命体的一切行为活动皆是生存的本能,而有魂有灵的生命体的一切行为活动是在生存的本能上添加了各种的主观意识,哲学上把这个叫“主观能动性”。
“灵”是修得大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我们从出生那刻起已经有了“灵”,但别的动物是没有“灵”的,所谓的动物成精其实就是修出了“灵”。
动物如何能修出“灵”呢?其实就是两个字—“模仿”,有些动物跟人待的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出现“类人化”的举动,其实这就是“模仿”的表现。
话又说回来,即使模仿的再像,也是很难修出“灵”,究其原因是“寿命”二字,因为从模仿到修出“灵”,这中间需要的时间是很久很久的。
动物成精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是地球经过亿万年演变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现在地球生命体的最高形态;第二个条件是常态接触人;第三个条件是寿命够长。但可惜的是能长时间跟人接触的或者是生活在人类活动范围里的的哺乳动物的寿命都很短,这就导致动物成精很难,但很难不代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