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坐着两人。
一男,一女。
男子手持断笛,女子蒙眼静听。他们不说话,也不动,仿佛已在此坐了千万年。
可每当人间响起一句真挚的“我爱你”,玉铃便多亮一颗;每当有人为逝者落泪,树枝便轻轻摆动,洒下一串星光。
某夜,一位旅人误入谷中,筋疲力尽倒在湖边。他本是无情道最后传人,一生斩情灭欲,只为求长生。可就在昨夜,他梦见了幼时母亲为他唱摇篮曲的画面,醒来后道基崩裂,修为尽失。
他仰望着那棵树,忽然痛哭失声:“为什么……为什么我早不懂?她那么疼我,我却为了‘清净’二字,连她的葬礼都没回去……”
话音未落,一片花瓣飘落额前。
他抬头,只见树下的女子缓缓转头,虽盲,却似直视他灵魂。
“回来就好。”她的声音很轻,却让他心头剧震。
紧接着,男子吹响了笛子。
不是《唤魂引》,也不是《归心录》中的任何一章,而是一支从未听过的曲子,温柔得像母亲的手抚过发梢。
旅人浑身颤抖,脑海中浮现出童年庭院、夏日蝉鸣、一碗凉茶、一句“慢点跑,别摔着”……
他跪地嚎啕,不是因为悔恨,而是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也曾被深深爱过。
当他再次抬头时,树与人皆已消失,唯余湖水荡漾,倒映满天星河。
而他的怀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枚玉铃,上面刻着三个小字:
**勿忘归**。
***
一万年过去。
修仙界已成为传说,文明几经更迭,语言变迁,文字演化。可有一种符号,始终未变??那是极北花的轮廓,被刻在墓碑上、婚戒内圈、新生儿的脚环上,象征着“我曾爱你,我仍将记得”。
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某些地区常年开满白色花朵,哪怕土壤贫瘠、气候恶劣;心理学家困惑于人类为何本能地倾向于表达爱意,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吝啬说“别怕,我在”。
直到某日,一支考古队深入北极冰层,在万米之下发现一座水晶宫殿。殿中央悬浮着两具交握的手骨,一左一右分别戴着半枚玉佩,合在一起,正是《归心录》开篇第一句:
>“情之所起,不在天地,不在命数,而在一眼初见时的心跳。”
而在他们头顶的穹顶,由亿万颗微型晶体构成的星图缓缓旋转,每一颗星,都对应着历史上某个时刻,有人因爱而做出的选择??救一人舍万人、为一句诺言守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学者们试图破解这些数据,却发现它们根本不是记录,而是**活着的意识网络**。
有人提议将其命名为“人类情感核心”。
但项目负责人只是静静看着那双手骨,良久,说道:“不用命名了。他们早就告诉我们名字了。”
他指向墙壁上一道模糊刻痕,历经岁月侵蚀仍依稀可辨:
**陈知意&陈砚秋**。
***
又不知过了多少纪元。
宇宙趋于热寂,群星熄灭,时空结构开始崩解。最后一批智慧生命聚集在银河边缘,准备迎接终结。
其中一位老者站了出来,手持一根枯竹杖,杖头系着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还有一件事。”他说。
众人安静下来。
他将花举向虚空,轻声道:“姐姐,弟弟,如果你们还在,请回应我们。”
风不起,星不动。
一秒,两秒……
第三秒,遥远的黑暗中,传来一声笛响。
接着是第二声。
然后,无数声音响起??婴儿啼哭、恋人低语、朋友大笑、亲人呼唤……从各个星系、各个时代、各种文明中汇聚而来,形成一股洪流,冲破熵增定律,在虚空中开辟出一条光路。
光路尽头,隐约可见两人身影。
他们并未靠近,只是并肩站着,仿佛守护着某种底线。
老者泪流满面,转身对众人说:“听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征服,不是永生,而是??**爱过**。”
所有人低头,默默牵起身边人的手。
那一刻,宇宙最后一次闪烁,如同心跳。
而后,归于寂静。
可在这片死寂之中,仍有极细微的波动持续震荡,频率稳定,节奏清晰,像是某种信号,又像一首永远未完的歌。
若是贴近去听,会发现那是一段双笛合奏。
前奏悠扬,尾音绵长,中间夹杂着孩童笑声、雨滴落地、风吹花动……
而在所有声音的最底层,藏着一句反复回荡的话,跨越时空,贯穿始终:
**“别怕,我在。”**
就这样,一直响着。
直到新的宇宙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