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陈然又拿下一分。
以40比30领先,而且还拿到了破发点。
双方的对峙依然在进行。
砰!
一声脆响从球场中心位置传来。
只见陈然的脚步,非常坚决,第一时间就已经进入底线,全面压上。
他不是在上网。
陈然的主要目的是切入底线内,依靠身体的重量和前冲的力量做后盾,为自己的下一拍击球发挥堡垒作用。
正手,平推。
不需要抢上升点,因为来球速度着实太快,冒然去抢,反而可能错过击球点,直接打飞。
陈然选择等待正确的击球点,同时依靠身体堡垒作为后盾,抵挡住来球的速度和冲击,协助正手完成后续击球。
只见他的手腕往外一撇一推,一个柔软但坚韧的包裹。
直线!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拍击球,背后却是精心的计算,还有对阵博弈与临场发挥。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高手对决,这种全盘的战术布局显得非常重要。
陈然明明没有教练,可这场对决感觉没教练的反而是罗迪克。
因为陈然的战术布局,明显比罗迪克来得丰富。
当飞来的网球撞击在拍线上形成的反作用力,推挡着网球完成变线。
砰!
陈然成功完成了致命一击。
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温布尔登的观众也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叹息。
罗迪克就眼睁睁地看着网球沿着直线撕破空档,然后从身侧一划而过。
反弹,二跳,形成死球。
轰!
刹那间,陈然振臂高呼。
现场的伦敦观众,有嘘声,也有赞叹声。
嘘声给了罗迪克,而赞叹声给了陈然。
一张张脸孔之上能够清晰看到不可思议的亢奋和雀跃。
第三盘比赛,陈然第一次拿到破发点,便成功兑现。
7比5!
他能赢罗迪克不算意外。
但直落三盘,还是让许多球迷始料未及。
“啊!”
陈然怒吼一声。
他终于踏上了温布尔登的决赛。
四大满盘的决赛,至此全部解锁。
他整个人高高跃起,并挥舞着拳头,宣泄着情绪,嘶吼与呐喊在耳边汹涌,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你只有在现场,才能够感受到这种热烈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