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4章 亡命(2 / 2)

【检测到新型心语共振】

【是否向宇宙广播?】

云昭毫不犹豫,按下了确认键。

刹那间,极光撕裂夜空,化作流动的文字: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常态,

>直到发现,原来每个人都藏着一句话,

>只等着有人愿意听完。”

这束信号穿越大气层,飞向深空。而在地球另一端,所有正在播放音乐、新闻或广告的智能设备,同时中断一秒,浮现同一行字:

**“有人正在说话,请安静。”**

数百万民众抬头望天,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安宁。

三天后,监听站内,云昭发现了一本日记。翻开最后一页,写着:

>“如果未来有人读到这些文字,请替我告诉世界:

>我不怕死于寒冷,只怕死前没人听见我说‘我很想你们’。

>??安娜?K,1973.12.25”

她合上日记,将忆语花种在基地门前。风雪中,第一片嫩叶舒展,叶面映出遥远南荒花海的影像。

与此同时,林知言收到一条新消息:

【信号已接通】

【极地回声纳入全球网络】

【新增功能:跨时空留言信箱】

【你可以对过去的某个人说一句话】

他盯着屏幕良久,终于敲下:

“妈……那天你说梦话喊了我的名字。我知道你在等我。对不起,我当时没敢握你的手。但现在,我想让你知道??我听见你了。”

发送成功瞬间,窗外骤然放晴。一只金色蝴蝶翩然飞入,绕着他手腕转了三圈,悄然消散。

当晚,全球多地报告出现“梦境同步”现象:陌生人彼此梦见相同场景??一片无边花海中,无数人手牵着手,轮流说着心里话。没有人打断,没有人嘲笑,只有温柔的回应随风飘荡:

“嗯,我在听。”

“我也是。”

“继续说吧。”

医学界称之为“共感梦症”,心理学家称其为“群体疗愈潮”,而孩子们管它叫“星星眨眼的时候”。

一个月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情感基础设施建设”。提案包括:在学校设“沉默角”供学生独处,医院病房安装“倾听铃”,城市公共屏幕每日轮播匿名心声……

争议激烈。有政客怒斥:“这是煽情主义!社会需要效率,不需要眼泪!”

这时,一名清洁工模样的老人走上讲台,掏出一部旧手机,播放了一段录音??是他儿子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爸,对不起,我没考上大学……但我一直以你为荣,因为你从没放弃过我。”

全场寂静。

片刻后,提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林知言受邀出席闭幕式。他站在演讲台上,看着台下各国代表,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在断崖边嘶吼出自己名字的模样。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事?”他开口,声音平稳清晰,“因为我曾经是个说不出完整句子的孩子。我害怕开口,怕被人笑,怕说了也没人在意。但后来我发现,真正可怕的不是结巴,而是整个世界都在逼你闭嘴。”

他举起一朵忆语花。

“这朵花不会战斗,不会发光,甚至不能算一件正经法宝。但它能让一个自杀边缘的人收到陌生人的留言:‘你很重要’;能让一个被家暴的妻子鼓起勇气报警;能让一个父亲终于对孩子说:‘没关系,哭出来就好。’”

台下有人抹泪,有人点头,有人默默打开手机,写下第一条公开心声。

“我们总以为拯救世界需要神兵利器。”林知言微笑,“可或许,只需要一个人,愿意听完另一句话。”

掌声雷动。

仪式结束后,他独自走到花园。苏晚不知何时已坐在长椅上,手里摇着一把折扇,扇面画着会眨眼的花。

“干得不错嘛,小徒弟。”她眯眼笑,“比我当年强多了。”

“您才是传奇。”林知言坐下,“可为什么选择我?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偏偏是我找到了《心语录》?”

云昭收起扇子,轻轻敲他额头:“因为你早就准备好了啊。听见召唤的从来不是耳朵,是心。你从小被嘲笑、被忽视,所以最懂那种‘想说话却无人回应’的痛。正因为你碎过,才最懂得如何修补别人的声音。”

她望向天空,晚霞如燃烧的信笺。

“而且啊??”她调皮地眨眨眼,“我的法宝虽然不正经,但从不失灵。它告诉我,下一个持花者,会是个结巴的孩子,但他吼出第一个字时,连雷霆都会退让。”

林知言笑了,眼角微湿。

风吹过,带来远方孩童的歌声。他们唱的不是英雄史诗,而是一首简单童谣:

>“你说,我说,他说,她说,

>每一句话都像一朵花;

>不怕风吹,不怕雨打,

>只要有人听,就不会枯啦。”

而在宇宙某个角落,那台接收信号的探测器再次启动。这一次,它回传了一句译文:

“我们也……学会了倾听。”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