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肉眼可见的绿色光柱,贯穿虚无,在这片星空当中极为耀眼。
被绿光笼罩全身的殷寿半遮着眼,眉头紧皱。
“这什么玩意儿。”他疑惑开口。
绿色代表生机,难不成这葫芦能在虚空召唤木藤不成?
然而他思绪还未完,便猛地感受到了一股极强的撕扯力道。
这并不是出自他身上,而是他和自身仙宝的关联。
殷寿眼眸惊讶,他猛然察觉自己和仙宝竟忽然断开了。
在前方镇压李寒舟,千丈之巨的紫金宝塔,塔身剧烈震颤,其上流转的仙道符文疯......
雨后的山谷格外清亮,泥土蒸腾出湿润的芬芳,回声木枝头滴落的水珠敲在石阶上,像谁在轻轻叩门。小芸仍坐在那根刻着“听见”的低枝旁,指尖抚过树皮上那两个字的凹痕。雨水渗进刻痕里,顺着纹路蜿蜒而下,仿佛整棵树都在流泪。
她没动,也没说话。沈砚站在几步之外,手里还端着那杯热茶,却已凉透。他不想打扰她,可又怕她沉得太深。他知道,有些痛是无法被仪式带走的??它只会暂时退去,等你独自一人时,再悄悄回来。
猫从屋檐跳下,蹭到小芸脚边,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呼噜声。它不再年轻了,毛色也不如从前光亮,但眼神依旧清明,像是能看穿人心最暗的角落。
“你说……妈妈是不是也这样坐过?”小芸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卷走。
沈砚走近,在她身旁坐下。“一定坐过。”他说,“她种下这棵树的时候,心里装的不是计划,不是数据,而是你。”
小芸点点头,闭上眼。雨后空气澄净,远处山峦轮廓分明,仿佛天地刚刚重新洗过一遍。可她脑海里全是母亲的声音??那首断续沙哑的摇篮曲还在耳边回荡,每一个音符都像钉子,把她钉在记忆里。
她想起五岁那年发烧,烧到神志模糊。母亲整夜守着她,用湿布擦她的额头,一遍遍哼那首歌。那时她听不清词,只记得那声音像暖风拂过耳畔。如今终于听全了歌词,却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童谣,而是一封藏在旋律里的遗书。
>“睡吧我的宝贝,梦会带你回家,
>即使我不能陪你走到天涯。
>风会替我说话,雨会替我牵挂,
>当你听见树叶响,那是我在回答。”
这不是哄孩子入睡的歌,是一个母亲在预知自己将要消失时,留给女儿最后的信物。
“她早就准备好了。”小芸睁开眼,目光落在铁盒上。那卷磁带已被妥善收起,但盒子还敞开着,空荡荡地躺在膝前。“她知道净化计划不会停,也知道总有一天,她会被清除。可她没有逃,也没有反抗……她只是默默录下这首歌,埋在这里,等着我来找。”
沈砚沉默片刻,低声说:“有些人选择留下,不是因为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更怕被遗忘。”
小芸吸了口气,把脸埋进膝盖。这一次,她没有哭出声,但肩膀微微颤抖,像是整个身体都在压抑一场地震。
就在这时,猫突然站起身,耳朵竖直,盯着回声木深处。
小芸抬起头,顺着它的视线望去??一片忆生莲的花瓣正缓缓飘落,却在半空中顿住了。不,不是顿住,而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托着,悬浮在离地三尺的位置。
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数十片花瓣相继停在空中,排列成一道弧形光幕。微光流转间,竟浮现出一行行淡蓝色的文字,像是由露水写成,又似由记忆凝结:
>**“芸芸:**
>**如果你看到这些字,说明‘共鸣阈值’终于达到了。”**
小芸猛地站起,心跳如鼓。
那是母亲的笔迹。
沈砚也怔住了。“这是……系统残余?还是……”
话未说完,光幕上的文字继续浮现:
>**“我不是幽灵,也不是幻觉。我只是把自己拆解成了最小的情绪单元,藏进了忆生莲的基因链里。阿砾教会我一件事:真正的意识,不必依附于肉体。它可以寄居在一朵花、一阵风、甚至一句未说完的话里。”**
小芸的手紧紧攥住树干,指甲几乎嵌进树皮。“妈妈……是你吗?”
光幕轻轻波动,像是笑了一下。
>**“我一直在等你学会倾听。只有当你真正接纳痛苦,才能听见那些被静音的声音。现在,你能听见我了。”**
泪水再次涌出,可这一次,她笑了。“你骗我……你说你不是合格的母亲,可你做了这么多……你连死后都想好了怎么陪我。”
光幕上的字迹变得柔和:
>**“爱从来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无数次重来的机会。我错过了陪你长大的日子,但我不愿再错过你成长的每一刻。”**
沈砚缓缓抬头,望向满山盛开的忆生莲。它们的根系早已与塔基融为一体,花瓣中的荧光素不仅记录情绪,更在悄然重组某种复杂的神经编码模式。他忽然明白??这不是植物,而是一座活着的记忆库。林晚秋没有死,她将自己的意识打碎,植入了这片花海的每一片细胞中。
“你用了三十年……就是为了这一天?”他喃喃道。
>**“不止三十年。”**光幕回应,
>**“从她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我研究情感晶体,不只是为了对抗净化系统,更是为了找到一种方式,让母亲的爱,能在失去身体后依然流动。”**
小芸蹲下身,伸手触碰那片悬停的花瓣。指尖刚一接触,一股温热的波动便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她看见了??不是画面,而是感觉:一个女人在实验室熬夜调试设备时的手抖;她在监控屏上看到女儿第一次跌倒又爬起时的心跳加速;她签下最终实验协议时,悄悄把一张小芸的照片塞进文件夹夹层……
全是无声的瞬间,却比任何语言都沉重。
“所以……你现在在哪?”小芸哽咽着问。
>**“我在每一朵为你开的花里,**
>**在每一只飞起的泥鸟眼中,**
>**在孩子们笑声震动的风铃上,**
>**也在你写下‘听见’的那一刀刻痕里。”**
猫轻轻跃上她的肩,尾巴扫过脸颊,像是在替她擦泪。
沈砚深吸一口气,忽然转身走向塔内。不多时,他抱着一台老旧终端出来,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数据流。“我能接入忆生莲的生物信号网络,”他说,“如果她的意识真的分散在花海中,我们或许可以建立稳定的通讯通道??不是单向播放,而是真正对话。”
小芸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你能做到?”
“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他坦白道,“但我愿意试。就像你说的,真正的连接,不该害怕失败。”
接下来的三天,沈砚几乎不曾合眼。他拆解了塔内所有残留的情感过滤模块,将其改造成双向共振装置;他编写了一套全新的解析算法,专门用于识别忆生莲释放的微弱情绪波;他还从孩子们捏的泥鸟中提取了含有小芸DNA的头发样本,作为“情感锚点”,帮助系统锁定林晚秋意识的核心频率。
第四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回声木顶端时,终端屏幕终于跳出一行绿色字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