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屈尊归来> 第108章 一粒神药,贵妃活了下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一粒神药,贵妃活了下来(1 / 1)

《新唐书》中记载,他最初担任千骑营的长官,犹如宫廷安危的忠诚守护者。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他恰似一把寒光出鞘的利剑,果断地随李隆基起兵,将韦后与安乐公主这两颗大唐政治躯体上的“毒瘤”一举剔除,立下赫赫战功,从此成为李隆基身边备受倚重的禁军左龙武大将军。在唐玄宗李隆基长达四十五年的统治时期,他始终以淳笃之态自检,像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稳稳地支撑着唐玄宗对他的信任大厦。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般席卷而来。次年,安禄山的叛军似恶狼一般疯狂地进逼长安。在这危机四伏、如履薄冰的时刻,高力士与陈玄礼、李辅国在城中欲诛杨国忠,虽未成功,却也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暗暗地积蓄着力量。当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时,将士们饥疲交加,仿佛紧绷到极限的弓弦,一触即发。陈玄礼与李辅国宛如点燃导火索的人,谋划鼓动禁军哗变,请求诛杀宰相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刹那间,杨国忠便被乱刀砍死,好似被猎人围剿的野兽,其惨状令人不忍直视。随后,陈玄礼又请求诛杀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在无奈之下,只得命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处死。这一场变故,便是震撼大唐根基的马嵬之变,宛如一场政治与情感的强烈地震,让整个大唐都为之颤抖。

然而,在马嵬驿那段被迷雾重重笼罩的历史深处,竟隐藏着一段惊天秘闻。那禁军中的主帅陈玄礼,本是个正直之人,当他乍见贵妃那倾国倾城之貌时,仿佛被一道来自天际的璀璨仙光击中,心中瞬间涌起的怜惜之意,如汹涌澎湃、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足以瞬间淹没世间一切冷酷的杀意。那杨贵妃从未干涉玄宗的朝政,在他眼中,她就是一个楚楚动人的小女人,宛如月中仙子下凡,圣洁而绝美,叫他如何下得去那诛杀之手?而高力士整日服侍皇帝和贵妃,在他眼里,贵妃是个既善良又大方的女人。十几年来,玄宗赏赐给她的财宝不计其数,甚至连皇帝的小金库都年年空虚。要说她有多美,那可是天下和周边国家公认的国色天香,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美人的代言人。要说她有多富,她那三个姐姐在大唐已富可敌国,而她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女人,皇帝的小金库都因赏赐她而空虚,可见她是大唐天下女人中最富有的一个。但皇帝给她的赏赐,她都毫不吝啬地赐给了身边的人,高力士因服侍她最好,得到的赏赐也最多,陈玄礼得到她的打赏也不少。这两人的富贵皆来自于贵妃,在贵妃遇难时,他们怎能忍心下手,自然是只有救她的份。那高力士是何等人物呀,若是他亲手吊死杨贵妃,那云川边境她义子江浩然手握十七多万精兵,贵妃对他有再造之恩,他们的感情之深,即便是亲生母子关系也难以企及,到时候,他怎会放过自己这个公公?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他有一千个办法救杨贵妃,更何况还有陈玄礼的配合,对付那些大头兵对他们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于是,高力士和陈玄礼仿若暗夜中的幽灵,悄然定下计谋。“大将军,这般……这般……我们演一场瞒天过海的大戏。”高力士低声说道。陈玄礼赞道:“此计甚妙,还是公公手段老辣,就这么办!”

高力士确实送了一条白绫给贵妃,陈玄礼也确实检查了贵妃已死去。可那些闹事的禁军怎会想到,高力士送贵妃上吊时,贵妃绝望地站到橙子上,脖子上套好了白绫,正要一脚踹倒橙子、一命呜呼之时,高力士偷偷在帽子里取出一粒名叫“绛雪丹药”的神奇之物,他把嘴贴在贵妃耳边,轻声说道:“娘娘快把这个东西吞下。”说着,一只手捏着那枚道家秘传的神奇丹药,强行让贵妃服下,还急忙嘱咐道:“娘娘,此丹药能扭转生死乾坤,可保贵妃假死七天。服下此丹药后虽看似死去,但七天内身体不会腐坏,魂魄不会沉没。老奴已向江太傅大人发出信鸽说明情况,江大人会派兵来救娘娘,快的话三天救兵即到,慢的话五天之内必到。以后活过来,找个有缘人仍然可以与活男人寻欢作乐、交合呢。”然后,又请陈玄礼和士兵代表前来检查贵妃尸体,士兵代表回去汇报贵妃娘娘已香消玉殒,众人欢呼,这才敢上路,跟随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保护玄宗一路西去。

高力士随后妥善处理,他按照天师所说的方法,安排小太监们把娘娘下葬在老梨子树下,并在坟墓前立了一块木牌子,在上面写了字。过了三天三夜,贵妃竟被胡姬救起,仿佛是从死神那铁钳般的手中硬生生夺回了片刻生机。高力士口中所说的那个活神仙,正是那山里猎户小子司马鹿欢的爷爷——司马承祯。这人世间的命运和缘分,真是如同神秘莫测的丝线,被老天冥冥之中巧妙地安排着。司马承祯的一粒丹药,竟奇迹般地救了杨贵妃。虽说救起了贵妃,但马嵬驿离长安太近了,叛军随时可能追来。谁也未曾料到,安禄山占领东都洛阳后,忙于称帝,耗费了不少时间。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长安作为唐朝的西都,是唐朝两个最为重要的都城,虽部署了大量的军队抵抗叛军,却仍无法阻挡叛军前进的步伐,国都最终被攻陷,这几乎等同于亡国之痛。自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起,138年以来,长安首次被敌人攻陷。安史叛军攻破潼关之后,长驱直入,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成功占领了长安城。叛军进军之神速,令人咋舌,安史叛军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从范阳打进了长安,这般速度在冷兵器时代简直快如闪电。要知道安禄山起兵时,率领着十五万步兵和骑兵从范阳出发,每日行军前进六十里路,大多数士兵靠着双脚艰难前行,一个月时间就到达河南,攻破了洛阳。安史叛军之所以进军如此神速,一路过关斩将,长途跋涉上千公里,直接攻陷了唐帝国的都城,除了其战斗力极强之外,别无他因。安禄山在洛阳忙于称帝,攻下长安后,也未继续追击唐玄宗李隆基。他若是一鼓作气追下去,不仅唐玄宗李隆基、太子等性命难保,而且胡姬也很难顺利救出贵妃,除非决一死战。毕竟,胡姬只带了三千人马,又未曾与叛军交过手,胜负实难预料。而且,玄宗和胡姬走的是同一条路线,只是皇帝多走了几天。胡姬带着贵妃一行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跑了两天两夜到了蜀地白马关(唐朝改为鹿头关),若再跑下去,杨贵妃恐怕就要全身散架,没被吊死,也会累死在马背上。此时的贵妃已半死不活,胡姬计算了一下,已离马嵬驿六百多公里了,这才放下心来。她命小玄子去前方打探,找个人家。小玄子满心不情愿,嘟囔着:“这深山老林的,怎可能有人家?”他骑着马跑了几十里,突然闻到阵阵肉香飘来,便知附近有人家,寻着香味找到了那个猎户人家,正是司马小子的猎户家。胡姬带着贵妃一行到了这家借宿,竟让贵妃遇到一段奇缘,得以梅开三度。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如同一团迷雾,说不清,道不明。人与人的距离,有时并非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却无缘相见,只是彼此视而不见罢了。确实如此呀,遇见的人,皆是缘分,但缘深缘浅,却需自己好好把握。即便是同床共枕的夫妻,若彼此不珍惜,也会分道扬镳,唐玄宗李隆基不就是如此虚伪之人吗?看似变化莫测的缘分,只有珍惜遇见的时机,紧紧抓住,方能缘定一生,若是抓不住,便只能惘然若失。而贵妃死过一次后,仿若看穿了人生,见识了李隆基的无情,真正体会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自见到那小子后,便一见钟情,一眼千年,她主动出击,也就抓住了这难得的缘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