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荷花骑在马背上,她肚子有点饿,想去找点吃的,但军队还没扎营,距离临安也还有数十里,她们不便打扰附近的村镇,只能靠后勤运送来粮食。
饿了。
乔荷花揉了揉肚子。
她这一路打得轻松极了,难度还不如曾经上山剿匪,毕竟那时候火枪不如现在,不是每个兵都能领到火枪,起码那时候她所在一队没有,拿着长刀去和山匪拼命,身上总是要留几道伤,总是会在受刀伤后因为高热,以为自己要死了。
“哎,别哭。”乔荷花发烧的时候对照顾自己的护士说,“且去给我拿个鸡腿。”
然后她就好了。
听说后来军营里发高热的士兵,医护兵们总会给他们送一个鸡腿。
能吃下鸡腿,那就是好兆头。
笑话,哪怕要烧死了也得吃,那可是鸡腿!当时的阮姐也不富裕,听说阮姐那时候也只能啃鸡架,最多鸡翅,鸡腿实在太奢侈,拆出来能供多少人尝个荤腥?
如今军里不那么缺肉了,看看她现在率领的士兵,他们吃得饱,站得直,哪怕长途行军,也仍然神采奕奕——这是足以令后世子孙铭记的功劳,他们,一个个都是曾经的小民,是不应当能识字,不应当能建功立业,不应当能面见达官贵人的人。
而如今,他们跟随着他们的统治者,跟随着他们的将军,越过千山万水,终于到达了一个腐朽王朝的心脏,他们将见证一个王朝的覆灭,见证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对士兵而言,这是远超军功粮饷的荣耀!
当轰隆隆的脚步声临近,整个临安的天空似乎都暗了,仿佛一只大手从天而降,遮盖住了大宋最后一片天。
宫中的宫女太监们还有亲人的早就逃出了宫,谁都知道阮军不杀百姓,但没人知道他们杀不杀宫人,而早就没有家人的宫人们只能躲在偏僻的宫殿内,躲在床下,躲在柜中,躲在枯井里,躲在一切他们能想到的地方。
皇帝没有躲,他从寝宫出来,带着还在伺候他的四个小太监,来到了日常理政的文德殿。
他在这座大殿里听政,在这座大殿里了解他的官员,在这座大殿里治理整个国家。
但他没有走上台阶,没有坐上皇位。
这一次,他也依旧着素服,走到门口时,他转过身,一屁股坐到了门槛上,还颇为轻松地拍了拍身侧,从小太监们笑着说:“我无处可去,你们想来也一样,坐吧,咱们一块等。”
小太监们泪流满面:“陛下!”
皇帝看着他们跪下,看着他们不断磕头。
此时此刻,只有这四个小太监还是大宋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