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考场中,有一位名叫林羽的考生也在认真作答。林羽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家族在朝中颇有威望。林羽长得风度翩翩,他身着一袭锦缎长袍,上面绣着华丽的花纹。他的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傲气。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家中藏书丰富,他几乎读遍了家中的所有书籍。他对这次科举选拔志在必得,他想要在崇文学府中崭露头角,日后在朝堂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随着科举选拔的结束,考官们开始认真审阅试卷。欧阳文渊亲自参与其中,他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份试卷,从众多的考生中挑选出最有潜力的学子。他看到苏启文的试卷时,不禁眼前一亮。苏启文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虽然文采稍逊于一些世家子弟,但他的思想深度却让人惊叹。欧阳文渊在苏启文的试卷上批注了许多赞扬的话语。
而林羽的试卷也引起了考官们的注意。他的文采飞扬,用词华丽,对经典的引用恰到好处。但欧阳文渊也发现,林羽的回答中有些观点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
经过多日的审阅,入选崇文学府的学子名单终于确定。苏启文和林羽都成功入选。当苏启文得知自己被录取的消息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跑回家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他的父母也十分高兴,邻居们纷纷前来祝贺。苏启文的父亲高兴地说:“我儿果然不负所望,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林羽得知自己被录取后,只是微微扬起嘴角,他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他开始准备前往崇文学府的事宜,他挑选了最好的衣物和书籍,还带上了家中的几名仆人,他想要在学府中展现出自己的不凡。
崇文学府开学的那天,阳光明媚。学府的大门高大而威严,门楣上刻着“崇文学府”四个大字,字是由当朝最有名的书法家所写,笔法苍劲有力。学子们纷纷走进学府,他们的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