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枯荣道长一言刚毕,人已驾着左腿根枝直扑沈恬。沈恬此刻正被七八丈宽的枝刺大阵团团围住,脚下枝条如陷阱机关突刺,身旁如矛戟阵列斜刺,四周则如箭矢齐射弯刺,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变化莫测。六根齿囊大致分立六角,高低方位不断变换,如同六个高手伺机杀出,又好似一人六臂,配合极为娴熟。不对,算上枯荣道长已是一人七臂!
枯荣道长右手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刀,驾着左腿根枝,凌空俯杀沈恬。沈恬面向西时,东面地下窜出六七丈长的根枝,接在枯荣道长左腿上,将其送到东面,左腿原来的根枝则窜回地下,如此往复、毫无缓滞,快过轻功身法。
枝刺大阵遮天盖地、阵法严密、杀招笼罩,若是被困,极难活着逃出。沈恬腹背和四肢骨甲蔽护,挡住了数不清的枝刺,这才勉力保住性命。沈恬观其阵式,不由得想起衡山派的北斗七星剑阵,北斗剑阵七人成链,一剑出七剑应,亦攻亦守、亦虚亦实、绵密深长。
“欲破剑阵,先断一剑”。沈恬以退为进、步步为营,伺机斩除齿囊。但齿囊十分狡诈,遇势不妙便缩回地下,加之四周追身刺来的枝条密密匝匝,枯荣道长不时扑袭又极凶险致命,一时间双方都难求速胜,陷入了僵持。
突然,数根柳枝闯入阵中,捕住了欲从身后偷袭沈恬的齿囊。沈恬察觉身后有异,岂会放过此等良机,不等转身,背手一刀。被斩落的齿囊竟似发出轻微的“咯”声,落地时已然枯萎。
以柳枝助沈恬冲阵的自然是钟婵。钟婵见枯荣道长突然极怒而狂,又听张矩说“卓少成了”,大致已猜到了原委。传说“人面桃花”忌水,浸水即败,张矩定是设法引水灌入尸洞,淹死了“人面桃花”。而枯荣道长身上有“人面桃花”的齿囊,似乎与“人面桃花”之间遥相感应,故而怒火攻心,急于置沈恬于死地。这枝刺密布的阵法真可谓是十死无生的死地,不论武功修为多高,若是没有刀箭不入之能,必是万刺穿心而死。
但沈恬却活了下来!陷于万刺丛中,尚能有守有攻。钟婵虽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但却并不奇怪,因为这个人是沈恬。钟婵通禀龙柳,柳枝如臂指使,绕开枝刺,出其不意抓住了齿囊……
“一剑挫、一链破”,阵式出现缺口,阵法威力因此大减。此消彼长,钟婵与沈恬的配合反倒愈发默契。钟婵看出沈恬的策略是先斩齿囊,所以当沈恬硬接枯荣道长的扑袭时,钟婵已猜到那是虚招,柳枝作势缠缚枯荣道长脚腕,实则已转而瞄向了枯荣道长右侧的齿囊。沈恬果然虚晃一刀,顺势直劈右侧齿囊,柳枝几乎同时扑向齿囊,在它将要钻入地下之前将其捕住,沈恬的刀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