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战乱与冲突> 第55章 东周综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东周综述(2 / 2)

但好景不长,经过50年的休养生息,各大诸侯国的元气已经得到恢复。于是,争夺、征战重新开始出现。仅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列国之间就发生大小战事483次。战争的目的除了占领对方地盘,就是抢劫对方财物,杀死或者俘虏对方人员。

中国古代的诸侯国,与欧洲或埃及的城市国家,或城邦国家类似。春秋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郑、宋、卫、鲁、齐、晋、秦、楚、吴、越等。不同的人,对“春秋五霸”的界定不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互不相让。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青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东周之初幸存下来的各诸侯国,国土较小、人口较少、实力较弱的,只能以邻近较大诸侯国马首是瞻,靠着向地盘较大、人口较多,实力较强的诸侯国纳贡称臣获得喘息之机。有些诸侯国变小了,有些诸侯国灭亡了。

春秋初期,比较大的诸侯国有晋国、齐国、楚国等。随着争夺势力范围的加剧,各诸侯国国君,都在不遗余力招募文武人才。这些人有的文能安邦,有的武能定国,有的文武双全、兼而有之。

诸侯国内部的争斗,也是愈演愈烈。这种政治和权力斗争,与诸侯国的大小,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因为地盘大小不一,人口多寡有别。所以诸侯国的内斗,弱小的诸侯国,可能因为内忧而引来外患,从而走向灭亡的道路。而面积较大的诸侯国,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被消灭。大诸侯国内斗的结果,就是四分五裂。

最典型的晋国,在春秋初期,其实力绝对碾压齐国、楚国,更别提其它弱小的诸侯国了。这时候的秦国,还在西北一隅发展壮大。晋国,在当时最有可能一统天下,成为华夏共主。

可惜,曲沃代翼,晋国王族、贵族之间,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内战。小宗战胜大宗夺得晋国王权。礼崩乐坏,自此开始。

晋国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而且接下来更加精彩。晋国的六卿各怀心思、各怀鬼胎、互相倾轧。直至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消灭了不可一世的智氏。三家分晋,晋国彻底瓦解。

弱小者走向消亡,强大者因为兼并了其他诸侯国的土地、人口和其它资源,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脱颖而出,成为“战国七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