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包船王去找怡和洋行移交控股权的时候,却差点气死。
怡和洋行刚以市价从振华手里买了百分之二的股份。
恰好超过了包船王手里的股份。
陈保罗非常无-耻的透出消息,振华还有百分之六的九龙仓股份。
包船王不得不约陈保罗见面。
结果,陈保罗提出的条件,跟李家一模一样。
振华也要河记黄埔。
包船王如果不帮振华,振华手里的股票不会再卖,但陈保罗会跟包船王一样,进入九龙仓的董事会。而且,他保证,他会长期站在怡和洋行一边。
对此,怡和洋行表示欢迎。
因为陈保罗一直在捣乱,所以,包船王收购九龙仓股票这一战,本来就比预期多花了一倍的钱。
如果还收购失败,包船王也无法对自己集团的股东交代。
但是他已经答应了李家,只好拉上李超人跟陈保罗谈判。
这时候其实汇丰的首席执行官沈弼已经有意向将河记黄埔的股票卖给李家。
李家当然不愿意让。
包船王反水,又跑去跟沈弼说,李家只肯出6个亿,还要分两年付清,振华肯现付,并且愿意将价格提高到八个亿。
但是汇丰不希望振华垄断港城的码头,只同意卖给振华一半。
几家一起谈判,李超人气疯了,他本来可以低价拿到河记黄埔35%的股份,结果,只能买到17.5%的股份。
而振华竟然同意了沈弼极度苛刻的要求,买下了百分之17.5的股份。
河记黄埔是李超人设计了很久,对李家发展生死攸关的一步棋。
李超人不甘心,但是最后只能放弃购买。
他倒不是拿不出四个亿买下剩下的17.5%,只是他知道一旦他买了,要控股,就得跟振华继续抢河记黄埔的剩余股票。
振华同意了将九龙仓剩下的股票卖给包家。
光搞九龙仓股票,振华就赚了十个亿,振华根本就不缺钱。
振华还吞并了利家,光他们铜锣湾那条街,就可以抵押出几十个亿,跟振华打收购战,李家必输。
李家被迫放弃后,汇丰沈弼只得问陈保罗是否愿意买下剩下的河记黄埔17.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