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蹲着啃煎饼的店员,脚边就是被人扔掉,“发票保真17%”的小名片。
“降价”“特惠”“大甩卖最后三天”的横幅,永远鲜艳的悬挂于商家门,引诱着经过的所有目光,但玻璃柜台后几乎都藏满了猫腻。
标签拆开秒变变华强北,所谓“港版”的相机贴膜下印着俄文,穿西装的经理们攥计算器狂敲,“税点加3个!刷卡再抽200服务费!”
收银台后墙洞连着逃生梯,每个月都有有人携百万预付款从这消失的新闻。
市场管理员拎扩音器麻木循环,“谨防诈骗”,商户声音此起彼伏,而顾客常因价格忽变,或品遭遇“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时怒不可遏,争执便在柜台前引爆,胸前引着Google字样的摊主抄起扳手骂战,很快又蒸发于燥热的空气里。
鼎好、科贸各幢楼间,就是废品战场。捡货板的民工拖曳机箱堆成的怪车,三轮车轮胎深陷啃出黑泥,环卫工扫帚掠过碎主板残骸。
“信息引领未来”的硕大海报贴在各种假授权店的招牌上,和各种黑章小广告并列。
这里燃烧着金钱、骗局与草莽的荷尔蒙,每个毛孔都渗出世纪初野蛮生长的味道,攒动的人们被过热的贪欲、侥幸、沮丧驱动着奔忙,宛若跌入沸腾沼泽般,裹挟着,挣扎着,于无形泥沼间沉浮。
然而,此时这里的大部分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如今,是中关村以及实体店铺最好的年份。
因为这里,即将被逐渐敲响的键盘的“噼啪”声所摧毁。
广大人民群众喜迎中关村倒闭!!乌拉!!
李乐在苏州街,找了个僻静巷口停了小红马,边上小卖部买了一瓶水让,陆小宁给了十块钱,然后很大气的告诉老板不用找了,帮我看着车就行。
陆小宁捏着钱包,收回等着找钱的手,叹口气,咋就改不了呢?
“小心点儿,把钱包揣怀里那个兜,这边的小偷和骗子比例是三比七。”李乐提醒道。
“不至于吧,河蟹.....”
“你试试?”
“那,算了。”往怀里揣好钱包,看了眼李乐手里的光盘,“你还没说呢,这有啥用?”
“这是证据,我得瞧瞧这人还认账不,要是不认账,那就人品拙劣,不值得信任,咱们也就没必要和他聊了。”
“啥意思?”
“去了就知道。”
哥俩一高一矮的穿过巷口,钻进银峰大厦一楼那间挂着白底蓝字的“356buy”,“狗东自提点”的小门脸。
街面上的的嘈杂被厚实的玻璃门隔开大半,屋里,却是另一种热火朝天。
推开那扇挂着褪色“营业中”牌子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纸箱、胶带和汗味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