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茵还为学校带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她在教室里安装了投影仪和电脑,当投影仪第一次在教室里亮起,展示出美丽的草原风光和外面世界的景象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声。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曲茵在草原上举办了教师培训活动。培训在一个宽敞的蒙古包里举行,里面弥漫着奶茶的香气。曲茵请来了教育专家,给教师们讲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专家在黑板上画着教学流程的示意图,一边画一边说:“我们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比如在讲述草原生态时,可以带孩子们到草原上去实地观察。”教师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做着笔记。
曲茵还关注到草原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她和当地的牧民一起,在学校里开设了草原文化课程。在课堂上,一位老牧民走进教室,他穿着传统的蒙古服饰,手中拿着马头琴。
老牧民坐在教室中间,开始讲述草原的历史和传说。“我们的草原是神赐予我们的家园,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他们和骏马、牛羊一起生活。”老牧民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孩子们仿佛被带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老牧民弹起马头琴,悠扬的琴声在教室里回荡。他边弹边唱着古老的蒙古歌谣,孩子们被这独特的音乐和文化所吸引,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和热爱。
曲茵还组织了草原儿童绘画比赛。她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中的草原。孩子们拿着画笔,在画纸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画了奔腾的骏马,有的孩子画了美丽的蒙古包,还有的孩子画了蓝天白云下的羊群。
有一个小牧民男孩,他画了一幅草原生态恢复后的景象。在他的画里,沙化的土地重新长满了绿草,骏马在草原上欢快地奔跑,人们在草原上幸福地生活。曲茵看到这幅画后,非常感动,她把这幅画展示在学校的文化墙上,激励着孩子们为保护草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