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当然着急。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纪由答卷的纸页,开始阅卷。
黄河水患:
沿河种植柳树、芦苇固土,减少水土流失。
都江堰法,在关键河段设置鱼嘴分水,旱季保灌溉,雨季泄洪
还有。
水泥!!
石灰岩、黏土、铁矿石、煤,粉碎原料高温煅烧,利用水流代替电力研磨,煅烧后的熟料加入石膏,研磨成细粉。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纪由答卷的纸页,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此前面对黄河水患,朝廷多次治水均以失败告终,无数大臣提出的方案都如同纸上谈兵,毫无实效。
可纪由的对策,从种植固土植物,到运用都江堰原理,再到提及神奇的“水泥”,每一条都直击要害,切实可行。
宋仁宗都不想看其他考生的答卷了光是这一篇就够了。
纪由的这份答卷,直白清晰,直击问题核心。
因为不用糊名了,所以只写解决办法不引经据典了。
带着满心期待,宋仁宗接着阅读,目光落在土地兼并问题的应对策略上。
大宋科举制度完善,为庶族地主打开了入仕之门。
这些新贵们手握政治权力与经济实力,疯狂兼并土地,以提升自身地位。
人口增长带来土地需求激增,土地总量却有限,地价一路飙升。
去年花 200万买入的土地,今年就能以 220万卖出,轻轻松松净赚 20万。
去年花200万买的,今年卖出去220万。
啥也不干净赚20万,谁不买?有点钱的全都买。
这也刺激了土地兼并行为。
富人们通过兼并土地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朝廷之前一直都没有干预过土地兼并的问题。
因为宋朝有很多官员需要养,为了维持官僚体系的运转和满足官员的待遇需求,朝廷需要大量的财政收入。
只要能按照规定缴纳赋税,朝廷才不管土地是谁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再不干预,必将动摇国本。
纪由的回答简单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