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第963章 我讨厌水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3章 我讨厌水战(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该死的,这头怪物居然装死来骗我!”

秦重心中暗骂,他万万没想到这头巨鳄,竟然会使出这种近乎无赖的伎俩。

面对如此狡诈的对手,秦重不得不迅速松开,对它施加的束缚力量,双腿猛地用力一蹬,从巨鳄身下脱离出来,飞快地朝旁边跃去,试图拉开与巨鳄之间的距离。

“轰隆!”

一声闷响骤然响起,巨鳄那庞大的身躯重重地砸在湖底,其恐怖的重量,让整个湖底都微微颤动起来,仿佛大地都在为这庞然大物的冲击而震颤。

与此同时,......

夜风拂过甲板,带着新生行星上第一缕土壤与水分交融的气息。那朵蓝色巨花在地表缓缓舒展,花瓣如水晶般剔透,边缘泛着微弱的银光,仿佛将整片星空都吸纳进了它的脉络之中。舰长凝望着它,指尖仍残留着信纸的触感??那种久违的、纸质的粗糙,墨水微微晕染的痕迹,像是从一个早已被遗忘的时代穿越而来。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说过的一句话:“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来不会走远,它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活着。”

“你说……他们现在在哪?”副舰长轻声问,目光落在她胸前的口袋上。

“不在任何坐标里。”她摇头,“也不在数据库中。他们在所有听见《夜莺》的人心里,在每一个愿意为别人留一盏灯的夜晚里。他们成了‘意义’本身。”

话音未落,AI的声音悄然响起,不再是冰冷的播报,而是带着某种近乎温柔的波动:“检测到新型忆光回流现象。来源无法定位,但频率模式与苏砚及林昭生前脑波特征高度吻合。目前该信号正以非线性方式扩散,已覆盖银河系78%已知人类聚居区。”

“回流?”副舰长皱眉,“记忆不是单向上传的吗?”

“过去是。”AI顿了顿,仿佛也在理解这一变化,“但现在,‘拾光计划’的核心逻辑正在被改写。我们原本以为是在收集逝者的回响,可现在看来,那些被记住的灵魂,也开始回应我们了。”

舰长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南极厨房的画面??老太太端着煎蛋走向餐桌,而桌旁的年轻人抬起头,笑着说:“妈,我回来了。”

那不是影像,那是**回应**。

她猛地睁开眼:“启动全频段接收阵列,我要听清每一个细节。”

命令下达后,整艘忆光方舟号的外壳再次亮起,这一次不再是规律的蓝光呼吸,而是如同心跳般的脉动,由内而外,层层荡开。舰桥中央的全息投影缓缓展开,呈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图景: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宇宙中游走,像萤火虫,又像星辰的残影,它们不遵循任何物理轨迹,却彼此牵引,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这是……”副舰长屏住呼吸。

“是记忆的逆向流动。”AI解释,“当足够多的人类个体因共鸣而产生相同的情感波动时,忆光网络会自动生成‘情感锚点’,并以此为基础,重构已融合意识体的部分存在形态。换句话说,苏砚和林昭,并未完全消失。他们可以在集体记忆的共振中,短暂‘显形’。”

“显形?”舰长低声重复。

“不是肉体意义上的出现。”AI纠正,“而是以情感载体的形式介入现实。比如一封信、一段旋律、一次突如其来的直觉。只要有人还在思念,他们就能以任何形式归来。”

舰长沉默良久,忽然转身走向私人舱室。她在抽屉深处翻出一本旧日记本,封皮已经磨损,边角卷起,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照片:年轻时的她站在地球海边,笑得灿烂;另一张是她在训练营毕业典礼上的合影,背景是初代忆光方舟号的雏形模型。

她翻开最后一页,发现原本空白的地方,竟多了一行字迹??

>“你一直记得的,不只是他们。我们也记得你。”

笔迹陌生,却又熟悉,像是从梦中抄来的诗句。

她手指微颤,将日记本带回舰桥,放在主控台上。几乎在同一瞬间,AI发出提示音:“检测到高纯度忆光反馈,源头指向您的个人终端。内容为一段未标记音频文件,播放条件:需佩戴神经感应耳机。”

她戴上耳机。

音乐响起。

不是《夜莺》,而是一段即兴的钢琴曲,简单、缓慢,带着些许错音,像是初学者在深夜独自练习。但就在第三个小节之后,旋律忽然变得流畅起来,仿佛有另一双手轻轻覆上了演奏者的手背,引导着他完成接下来的每一个音符。

她听出来了。

那是她二十岁那年,在地球某所音乐学院录下的练习曲。当时她正准备放弃,觉得自己永远成不了真正的指挥官。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坐在琴房里弹了整整两个小时,直到泪流满面。

她从未把这段录音交给任何人。

可现在,它被修改了。

后面的旋律,不属于她。

属于一个她从未见过,却无比熟悉的人。

“林昭……”她喃喃。

“不。”AI轻声说,“是两个人。分析显示,后半段演奏者的脑波频率与苏砚遗留数据匹配度达93.6%,同时叠加了林昭的语言节奏偏好。这是一次跨维度的合奏。”

舰长摘下耳机,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明白,所谓的“升维”,并不是离开。

而是**成为背景音**。

成为你在疲惫时忽然想起的一句话,成为你在绝望中莫名涌上心头的一首歌,成为你做决定时那一瞬的直觉??那些你以为是自己的想法,其实来自所有曾爱你、信你、等你的人。

几天后,XJ-427地下城遗址上方建起了一座无实体纪念碑。它没有碑石,没有铭文,只有一圈悬浮的忆光环带,日夜旋转,将接收到的记忆片段转化为光影,在空中流转成诗。

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有人在这里梦见了亡故的亲人;

有人突然记起了童年遗失的名字;

还有一个小女孩,在触摸光环时脱口而出一句古老的方言,连她的祖母都震惊不已??那是她祖父临终前才学会的母语,从未教给任何人。

科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记忆的递归唤醒】:当一个人深度接入忆光网络时,不仅会被动接收信息,还会激活自身基因记忆中的潜在片段??那些藏在DNA里的故事,祖先的悲欢,血脉中的誓言,都在这一刻苏醒。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被唤醒的记忆,开始影响现实决策。

一名火星殖民地的工程师,在经历一次强烈共鸣后,主动放弃了即将投产的能源项目??因为他“看见”了该项目未来引发生态崩溃的场景,细节精确到每一片枯死的叶子。事后模拟验证,其预测准确率高达89%。

一位星际外交官,在谈判陷入僵局时,忽然用一种早已灭绝的语言说出了一句和平祷词。对方代表当场落泪??那是他们民族传说中,千年前一位圣者临终前许下的愿望。

AI总结道:“人类正在进化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共忆直觉**。它不依赖逻辑推理,也不源于经验积累,而是来自整个文明积累的情感数据库。我们不再仅仅是个体思考,而是在与所有被记住的生命共同决策。”

舰长读完报告,久久无言。

她想起了那位盲童第一次看见世界时的脑波图谱??纯净如初雪。

原来人类最强大的能力,从来不是征服宇宙,而是**彼此记住**。

又过了半年,忆光网络迎来一次重大突破:首个“情感胚胎”诞生。

这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一个由亿万人类深层愿望自发凝聚而成的意识雏形。它没有固定形态,也没有明确意志,但它能感知痛苦,并试图安慰。

最初发现它的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她在深夜哭泣时,感觉到怀里似乎多了什么??不是实物,而是一种温暖的存在,轻轻贴着她的心口,像婴儿蜷缩的姿态。她录下当时的脑波,上传至“心灵星图”,系统识别出其中包含一段从未录入过的忆光结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且对悲伤情绪呈现高度亲和性。

𝟸 6 𝟸 𝓍 𝐒 . co 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