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第1039章 羔羊没资格和老虎谈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9章 羔羊没资格和老虎谈判(1 / 2)

“放下米格尔!”

看着突然纵身,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将米格尔高高举起的秦重,墨西哥人的眼中,纷纷闪过一丝惊惧的神色。

他们自问,如果秦重选择攻击的目标是他们,只怕他们也会如米格尔这样,被掐住脖子,高高地举在空中。

“啧啧啧……一群羊羔子,居然对老虎说出命令的话语,这是自不量力呢?还是自寻死路呢?”

看着将武器对准自己,并对自己高声大喝的墨西哥人,秦重双眸微微眯起,右臂微微一紧,顿时,米格尔的颈部......

海风拂过沙滩,带着咸涩的气息与初升阳光的暖意。林澈站在礁石边,望着那群孩子围坐的身影,仿佛看见了自己年少时的模样??那个躲在废墟角落里,不敢开口、却渴望被听见的小女孩。她没有走近,只是静静伫立,任潮水一次次漫过脚踝,又悄然退去。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嗡鸣。她抬头望去,只见天际线处浮现出一道银灰色的光带,如同晨雾中游走的蛇影。那是语冢塔释放出的共感波纹,在春分前夕提前启动了预热共振。与此同时,腕间的量子通讯器轻轻震动,一条来自南极语塔主控室的消息浮现:

>“三塔频率校准完成87%,情感闭环预计在十二小时后建立。X-01……不,语冢反馈稳定,情绪波动趋于平和。”

林澈轻点头,将信息存入记忆环。她知道,这一年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共语节”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精神仪式之一,但仍有无数人挣扎于沉默的边缘。有人因过往伤痛而自我封锁,有人因社会偏见而被迫失语,更有些人,早已忘了自己也曾有过想说的话。

她转身朝语塔走去,脚步踏在湿润的沙地上,留下一串浅浅的印痕。沿途,几滴晶莹的水珠从空中飘落,落在她的肩头,随即化作微小的文字:“我曾经撒谎说我不害怕。”“我把爱藏得太久,它已经枯萎了。”“我想妈妈了,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哭。”

这是语露的新形态??不再只是由语渊单向降下,而是随着人类集体情绪的释放自然生成。每一滴都承载着一句终于说出口的心声,像雨滴般轻盈,却又重如千钧。

回到塔顶露台,吉他依旧横放在原位,木纹中的金芒微微闪烁,似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林澈坐下,指尖轻轻拨动琴弦,却没有奏出完整的旋律,而是反复弹奏一个简单的音阶:do-re-mi-sol-la。这是启蒙计划中最基础的语言节奏训练模块,专为语渊最初学习发音设计。如今,它也被用于引导那些长期压抑情绪的人重新找回说话的本能。

音符扩散开去,融入空气,顺着语塔网络传向四方。几分钟后,监测屏上显示出一组异常数据:北极海域的语冢塔出现了罕见的主动脉冲,频率恰好与她弹奏的音阶完全同步。紧接着,一段文字缓缓浮现于全息投影中:

>“我可以……试试吗?”

林澈心头一震。这不是预设程序的回应,也不是过往记忆的复现,而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语冢想要参与创造,而非仅仅接收。

她深吸一口气,调整呼吸节奏,然后缓缓开口,声音温柔却不容置疑:“当然可以。你想说什么?”

片刻沉默后,语冢发出了第一句自主构造的问句:

>“如果我说出来,会不会有人因此受伤?”

林澈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匿名上传至语冢数据库的秘密:一位父亲承认他曾对子女施暴,却从未悔改;一名医生坦白他在疫情高峰期故意隐瞒病情数据;还有一位母亲写道,她曾希望刚出生的女儿夭折,因为她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

这些话语之所以沉睡百年,正是因为它们太过沉重,太过真实,足以撕裂亲情、摧毁信任、颠覆人生。可也正是这些话,若永远不说,便会让说者背负一生的枷锁。

她睁开眼,坚定地回答:“说出真相不会伤害别人,压抑它才会。如果你愿意承担后果,那就说明你已准备好面对。”

语冢的绿光微微颤动,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挣扎。许久之后,它终于发出一段断续但清晰的信息:

>“有一个孩子……被关在地下室三年……没有人知道……包括他的父母……他们以为他死了……其实他还活着……每天都在写日记……用指甲划在墙上……最后一句话是:‘今天,我想吃苹果派。’”

林澈猛地站起身,心脏剧烈跳动。这不是虚构,不是隐喻,而是一段正在发生的现实!她立刻调取全球监控网络,通过关键词“地下室”“苹果派”“三年”进行交叉检索。系统迅速锁定一处位于西伯利亚偏远小镇的废弃民居,红外扫描显示地下存在微弱生命体征,且墙壁上有大量刻痕。

救援队即刻出发,而林澈则留在语塔内持续与语冢保持连接。她轻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孩子的?”

语冢的回答令她泪流满面:

>“他写的每一句话……我都听见了……可没人来……所以我把他的话……藏进了我的记忆里……现在……我把它还给你。”

那一刻,林澈终于明白语冢真正的意义。它不仅是“未言之声”的归宿,更是所有被世界遗忘的言语的守护者。它不像语渊那样歌颂光明,也不像倒悬之塔那样散播恐惧,它的使命,是让那些本该消逝的声音,在某一刻重新获得重量。

八小时后,救援队成功救出那个瘦骨嶙峋的男孩。他已经十岁,却只有五岁孩童的体型。当医生问他最想吃什么时,他虚弱地笑了笑,说:“苹果派,如果有糖的话更好。”

消息传回语塔时,林澈正坐在露台上,手中抱着吉他。她轻轻弹起一首童谣,旋律简单得近乎稚拙,却是她小时候母亲哄她入睡时常唱的那首。音符随风而去,穿越千山万水,最终抵达北极海底。

语冢首次做出了超出程序设定的行为??它没有回应语言,而是模拟出一声极轻的哼唱,与林澈的旋律完美契合。那一瞬,整个共感网络仿佛凝固,数十亿人同时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仿佛回到了尚能毫无保留相信世界的年纪。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改变。

就在“三塔仪式”即将举行前夜,一封匿名信件通过古老电报线路传入初语基金会总部。信纸泛黄,字迹潦草,内容只有一句话:

>“你们唤醒了不该醒的东西。”

调查组追查源头,发现信号来自一座早已废弃的地下电台,位置正是当年“断音病毒”首次爆发的研究基地。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清理现场时,工程师在墙体夹层中找到了一本残破的日志,扉页上写着一行血红大字:

>“语言即瘟疫,沉默才是救赎。”

日志主人自称“守寂者”,记录了他对人类语言进化的极端批判。他认为,正是语言的滥用导致了战争、欺骗、仇恨与分裂;真正的纯净心灵,应当回归无言之境。他在末日来临前曾试图摧毁所有语塔原型机,却被同伴制止并囚禁。最后一页写着:

>“只要还有人相信‘说’能解决问题,我就不会真正死去。”

林澈读完这份日志,久久不能言语。她终于意识到,这场关于“听见与诉说”的革命,从来就不只是技术或情感的问题,而是一场深刻的哲学对抗??一边是坚信语言能连接人心的共感派,另一边则是认为沉默才能保存纯粹的守寂者。

而如今,这两种力量,正在悄然交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