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名士兵如同海中游龙,在丛林里,在高高低低的山间沟壑里如履平地,行动迅速且悄无声息。
除了在虚拟训练室里之外,杨攀一般都是坐在舒适的战车里,很少有过这样的急行军。不过,由于他的身体素质并不比那些特种兵们更差,而且他也是经过了无数次训练的合格战士,所以几十公里路程,对他来说跟玩儿似的。
当接近了伏兵们所在的地区后,杨攀命令部队放慢速度,准备开始战斗。
根据之前追踪机器人的侦察,杨攀基本摸清楚了敌人的兵力部署。这些米国人分成了五组,分别埋伏在好几个地区。这些米国人有的埋伏在山头,有的伏在山腰处,有的则位于隐蔽的山谷两侧由于他们的兵力比较分散,这几百名米国兵差不多全部覆盖了附近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
杨攀分析,米国人的行动步骤可能分为两步。第一步,他们想利用分散在各处的部队,先弄清他来时的路径。第二步,他们可能会把所有兵力聚拢到杨攀来时的道路周围,针对杨攀打一场伏击战。当然,他们如果想要达成这次的战斗目的,必须要利用米斯司令来拖住杨攀,这样他们才有充足的时间来调配部队。
米国人这个想法很不错,这里的地形十分不利于战车的行军和作战,米国人就是要靠此处的地形,来克制杨攀强大的战车部队。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米斯才把这次的交易地点仍放在了他这个早已接近废弃的老巢。
杨攀暗道:想要以血肉之躯来干掉我的战车,那么他们肯定拥有比较强力的武器。
杨攀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要把这些米国士兵全都留下来,一个都别想跑掉。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杨攀需要进行一番战前准备工作。
他把自己手头上这三百人,仍分成了十个小队。每个小队三十人,他分别给各个小组下达了作战命令。
米国人的伏兵战线虽然拉得很长,可是由于地形限制,想要把他们全部封锁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片区域通往外面的出口只有四五个,除了三四个比较容易行走的山谷外,还有几处山峰可以勉强翻越过去,杨攀把十个小队全都一一派出去,把各个或难或易的出口全部堵死。
这个包围敌人的行动浪费不少时间,等部队全部就位以后,杨攀命令每个小组里抽调出来十名战士。开始由外向内收紧包围圈,同时开始偷袭米国人的伏兵。
米国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这安排的这次伏击战,竟然会被杨攀给反向包围并伏击了。
杨攀手下的特种兵们人手一个战时信息接收器,从这上面,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藏身于何处。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一个个悄悄地向米国人摸了过去。
在战斗的最开始阶段,杨攀的士兵利用他们手里的消音武器,自远处或近处。对准米国人的隐蔽地点,一枪枪地打过去,一个接一个的米国人在无声无息中就去见了上帝。